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在介紹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有關情況時,黃潤秋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九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目標全面圓滿超額完成,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大力推動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黃潤秋舉例說,對9.5億千瓦的燃煤發電機組進行改造,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系。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開展冬季清潔取暖的散煤替代,完成了2500多萬戶。
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比2015年增加5.8個百分點,超過“十三五”目標2.5個百分點。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達到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8.8%,超過“十三五”目標10.8個百分點。
黃潤秋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優良水體比例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雖然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穩中向好,但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還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偏高,PM2.5濃度與達標還有較大差距。此外,臭氧濃度顯現逐年上升態勢。對此,生態環境部已按照PM2.5與臭氧協同防控思路采取了防控措施。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實施好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落實落細各項任務措施,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