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層面“雙碳”目標的提出對于ESG的開展有什么意義?
藍虹:“雙碳”戰略對ESG的推廣應該說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ESG在從國際傳到國內,它跟綠色金融其他標準不一樣。綠色金融其他標準是央行現在親自在操刀,那么各個銀行它是要受到央行比如說MPA的考核。(編者注:MPA為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的縮寫,即宏觀審慎評估體系,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開始采用,重點考慮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
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
我原來在
貴州的綠色金融試驗區擔任綠色金融管委會的主任,我在那里掛職了整整掛了三年。央行是一個季度考核我們一次,這個季度完成考核了,要忙著趕快做業績,下個季度又要考核。整體它的考核標準是推得很快、很緊張的。比如說在我們轄區內的這些銀行,它的綠色信貸我們就抓得很緊,我們會要求它必須要做綠色信貸。一個銀行自身的業務,它自己要推進,另外所有的監管部門,包括我們綠色金融管委會和金融辦,我們都在努力地推進,因為央行在催著。但是現在ESG并沒有一個類似于央行推綠色信貸的一個機構,去每季度每年的考核這樣子推進,它的考核指標其實也是不明確的。
但是“雙碳”目標就不一樣了。在“雙碳”目標下它(ESG)就更具體了,各個企業的披露
碳排放的方法、途徑、核算標準,已經在研究在做這個了。
那么對于ESG的推進,它(“雙碳”)是有個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說證監會這時候有了一個抓手了。原來環境指標太多了,當指標越多你越無從下手,但現在我們把它整合成一個指標或者是幾個指標,就用碳來綜合考核或者至少這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考核指標。因為有抓手,有一個更具體的指標值,那就會推進的更快一些。
而且另外一個反作用就是,通過碳排放的指標值內化到 ESG里,也會讓ESG在推進或者在實現我國“雙碳”目標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