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作為生態優等生,林業承擔著越來越多的生態建設的重任。請問省林業局領導,近年來,福建省在生態修復方面,林業部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林旭東
非常感謝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
福建生態建設的關心關注。下面我就福建省的林業生態修復工作做一個介紹。福建省森林覆蓋率66.8%,連續42年居全國首位,植被生態質量和生態文明指數均居全國第一。近年來,福建省加大林業生態修復力度,著力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綠色福祉,交出一份靚麗的生態惠民答卷。
“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完成植樹造林596.2萬畝、森林撫育1639.8萬畝、封山育林1075.9萬畝。今年以來,全省完成植樹造林96.3萬畝、森林撫育152萬畝、封山育林92.1萬畝。尤其是在沿海防護林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沿海地區森林覆蓋率目前已提高到60.2%,林分質量逐步向好,實現從單一型樹種結構向多樹種混交型結構轉變。全省沿海基干林帶總面積達84.4萬畝,基本實現合攏,成為抵御臺風、暴雨、風沙等自然災害的第一道防線。如福州市大力推進濱海新城防護林建設,打造防護能力強、森林景觀豐富、群落結構穩定的多層次綜合防護體系,使濱海新城海岸防護林成為一道兼具防風固沙、休閑健身、度假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屏障和綠色長廊,既防御自然災害,又提升綠色福祉。
“十三五”期間,我們還加大濕地生態修復力度,完成生態修復和鳥類生境改造12000多畝,其中生態效益補償和退養還濕4500多畝,有效緩解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沿海21個水鳥集中分布的濕地調查顯示,今年1月記錄鳥類總數量達14.4萬只,較去年增加3萬余只。霞浦在今年4月監測到一度被宣布野外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彩鹮鳥,這是繼2020年10月彩鹮鳥現身福建省長汀縣后,又一次在福建省境內現身。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成為鳥類樂園,鳥類種數達266種,每年遷徙越冬水鳥數量超過5萬只,包括珍稀的中華燕鷗、黑臉琵鷺、勺嘴鷸等。漳江口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多次監測到中華白海豚、黑臉琵鷺等珍稀動物;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較建園前鳥類增加51種、魚類增加12種。全省紅樹林面積由2001年的9200多畝增加到目前的2萬多畝。此外,今年以來我們還完成了20個縣(市、區)濕地名錄的發布工作,為規范濕地管理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深化拓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美麗中國示范省建設上展現新作為,讓綠水青山成為福建永遠的驕傲。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福州廣播電視臺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