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下,全國碳
市場啟航在即。近日,
交通銀行攜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長三角地區首筆
碳配額質押融資。
該筆業務是基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
碳排放配額系統發放的首筆融資,也是長三角地區首筆以碳
排放權質押作為增信措施的貸款,是金融機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最新嘗試。
據介紹,碳配額質押是指為擔保債務的履行,符合條件的配額合法所有人將配額出質給符合條件的質權人,并通過交易所辦理登記的行為。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制定的業務規則,從制度層面上規范了配額質押登記行為,確保了質押雙方的合法權利,推動了碳資產融資功能發揮,助推了綠色金融體系構建。
根據今年2月開始實施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今年我國將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首批納入兩千多家發電企業,未來將逐步覆蓋發電、
石化、
化工、
建材、
鋼鐵、
有色金屬、
造紙和國內民用
航空等八大行業。
作為上海市
碳交易試點的指定交易平臺,以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的建設和運維主體——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立足上海輻射全國,積極探索
碳金融創新,為各類參與主體提供
碳資產管理和融資工具,助力氣候投融資發展。依托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上海碳交易二級市場總成交量已居全國前列。
作為上海市重大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主體,申能集團控股電廠發電量占到上海市總發電量約1/3,天然氣經營規模占到上海市場份額90%以上,肩負上海碳達峰重任。申能集團在2018年組建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市場化的碳資產管理和碳金融業務,同時也為即將到來的全國
碳市場做好準備。
交通銀行作為總部在滬的唯一一家國有大型銀行,在將普惠金融發展作為全行戰略目標的同時,積極參與碳市場建設,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全面展開深入合作,用“
碳普惠”的新理念延展普惠金融的內涵和邊界,將碳配額納入普惠金融押品范疇,幫助中小企業盤活存量碳資產挖掘碳
減排潛能,在提升碳市場交易流動性和活躍度的同時,用市場化的碳交易機制促進中小企業減排意愿。
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提出,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契機,注入新動力。隨著碳市場運轉日趨成熟,碳普惠將在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