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市場價格會主導交易的走向,比如說大家都不再需要配額了,生產型企業(yè)可以通過自身實現
節(jié)能減排,不太需要配額了。很多可再生能源企業(yè)可以貢獻出非常大的減排量,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ccer,那么可以看到
碳市場的交易比例一定會有變化,配額的逐漸萎縮不代表就不產生碳、不排放了。企業(yè)生產運營,人的衣食住行,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會帶來
碳排放。這些排放到2050年、2060年后,也需要有抵消方式。那么這些抵消方式依然會存在市場交易的可能性。所以不是說到那一天碳市場消亡了,而是它有可能交易的主體、交易的標的、交易的機制產生變化,以一些更可持續(xù)的方式來支持人們每天衣食住行、生產生活的碳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