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以下簡稱“全國
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碳市場可以實現總量控制目標下
減排成本最小化,是破解經濟發展與減排兩難
問題,促進經濟、能源與金融結構調整的有效工具。
從2011年起,我國陸續在7個省市開展
碳交易試點工作。到2021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為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
那么,前期試點有哪些經驗值得關注?如何理解碳市場的金融屬性?如何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圍繞上述問題,《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