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剛剛表示,將于本月啟動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上線交易。
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今天(8日)在
四川成都主辦的“2021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
論壇”上,李高在致辭時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在加快推進全國
碳市場建設,將在發電行業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發展,有效發揮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中的重要作用。
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明確要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
減排貨幣
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
節能環保、
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李高表示,低碳環保產業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不斷發展和壯大生態環保產業,有利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
今年初,部分地區上馬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抬頭,影響碳達峰目標實現和區域環境質量改善。今年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就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提出12條指導意見。
李高對此明確表示,中國的碳達峰必須是高質量達峰,要防止碳達峰變成“攀高峰”。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有序納入水泥、有色、鋼鐵、石化和化工等高排放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