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徐忠:碳中和背后的經濟學思考

2021-7-5 13:51 來源: 財新網

基于科學的決策分析得出中國經濟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可行性


低碳發展首先是認識上的問題,中國社會在認識上的扭轉實際上是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時就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在國內最早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但是,早期中國社會對低碳發展問題的主流看法是不一樣的。比如,2009年中國出席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時,當時大部分人認為,低碳發展會影響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由于發達國家承諾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沒有兌現,難免會有陰謀論的想法,因此主張中國不能承諾絕對量的硬指標。直到2020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兩次公開承諾“3060”目標,才一舉扭轉了社會上的主流認識。

周行長在比較早的時候(2008、2009年)就基于經濟分析闡述了低碳發展轉型問題的必要性并澄清了主流認識上的誤區。

第一,針對氣候變化理論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基于貝葉斯決策提出低碳轉型仍是優化解。有人提出,氣候變化理論可能是錯誤的,如果基于錯誤的假設可能是在做無用功。這種不確定性可以轉化為貝葉斯決策,對未來的每種狀態賦予概率,基于對應的社會總收益或者總損失求最優解。由于氣候變化理論站得住腳的概率可能在90%以上,最后的結果還是要低碳發展。

第二,澄清了低碳發展對GDP的沖擊。低碳發展固然會影響高碳行業的發展,進而影響GDP,但低碳發展也會帶來風電、光電、核電設備的更換,形成新的需求??傮w算下來,GDP是能維持或者增加的。

第三,從流量和存量的基本概念出發,論證了低碳發展創造的GDP增長不是浪費,會創造真正的財富增量。有人認為,需求的更替帶來的GDP增長可能是一種浪費。從經濟學中GDP與財富兩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煤電等設備的壽命沒有用盡就被取代固然會有一些浪費,但環境的改善也屬于財富的積累,低碳發展帶來的環境和氣候的財富估值是遠大于這些浪費的。實際上,全球經濟很多時候的GDP增長都伴隨著一定程度的浪費,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浪費能否帶來財富的積累。

第四,基于對低碳發展技術環節的了解,認為中國低碳發展是有一些優勢的。有一種誤解認為,低碳發展依靠高科技,而西方國家占有比較優勢,我國處于相對劣勢,要吃虧。低碳發展路線其實主要是工程技術和工藝路線的選擇問題,只有一小部分是高科技的問題。因為中國是制造業大國,解決工程技術和工藝問題的能力比較強,這點上中國是有優勢的。

除了在經濟學分析框架內論證了中國應進行低碳轉型,周行長在2008、2009年積極呼吁推動低碳轉型,實際上還與金融危機的背景有關。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外需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如果借此時機積極推動低碳轉型,形成更新換代的需求,既可以穩住國內需求,還可以實現經濟轉型,是一個難得的時間窗口。

現階段,中國又面臨了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其實也是推動低碳發展的好時機。人口老齡化使得過去推動增長的“人口紅利”消失,外部環境也在發生不利變化,部分發達國家大搞逆全球化甚至經濟脫鉤,一些產業鏈可能會轉移出中國,此外,受疫情影響國內消費服務業仍沒有完全恢復。此時大力推動低碳轉型,可以實現釋放增長活力與經濟轉型的雙重目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