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
碳匯合作協議引起了
市場的廣泛關注。有觀點分析,這次合作協議有三大亮點:一是時間長;二是規模大;三是價格不便宜,采用浮動式定價。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市場對于全國
碳市場的啟動關注度頗高,但目前全國碳市場還未正式啟動。因此,對于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簽訂合作協議中的部分細節,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何實施還有待觀察。
在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6月底即將正式啟動的關鍵時刻,一筆碳匯大單引起市場的關注。
此次碳匯大單的相關主體為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6月28日媒體報道,雙方簽署了碳匯合作協議,合作協議涉及25年合計5000萬噸
ccer(國家核證自愿
減排量)。
6月28日晚間,兩家企業雙雙發布公告,確認簽署了相關協議。不過,兩家企業也表示,此次協議僅為初步意向框架協議,其中涉及的金額和數量不具備強制約束力。
“這個事情是很大的觸動。”全國碳市場建設核心籌備人員之一劉銳(化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所簽訂的協議,將為其他企業提供參照,未來也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市場關注度很高,但目前全國碳市場仍未正式啟動。這種情況下,劉銳認為,此次兩家企業協議中的多項細則,后續如何落實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