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新能源高水平消納利用
全球范圍內,目前幾十個國家出臺了禁售燃油車
政策甚至時間表。“車道”在變,新能源汽車正站在風口。今年前5個月,我國汽車
市場繼續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表現亮眼。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95萬輛,同比增長2.2倍,比2019年同期增長94.2%。同時,各方資本紛紛入局搶灘新能能源汽車市場。
電動車是不是真的零排放、無污染?這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個敏感的話題,在國內國外都引發熱烈討論和關注。專家普遍認為,必須要對能源生產過程和汽車生產過程全生命周期做排放評估,才能夠科學評價電動汽車是否清潔。
由于目前電動汽車的
電力生產源頭主要來自以煤炭為主的火力發電,會產生煙塵、硫化物,以及較高的
碳排放,加之電動汽車本身產品的生產過程存在若干排放,不少聲音認為使用火電的電動汽車依舊不環保,只是把分散式的燃燒統一化了,治標不治本。
在“3060”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下,我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我們要推動新能源成為電力供應主體,所以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多措并舉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納利用。”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指出。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因為成為新能源發電的載體而成為真正清潔的產品,汽車的屬性也將進一步進化為移動的新能源儲能裝置。“電力系統給電動汽車充電,看似是一個供電任務,但通過技術的發展包括采取經濟性措施,完全可以讓電動汽車促進系統能力提升。”章建華表示:“電動汽車在低谷時,系統給它充電;在用電高峰,讓電動汽車給系統放電。一輛電動汽車就可能成為電力系統的一個儲能裝置。如果有成千上萬大規模的電動汽車,那對系統是非常有利的因素。未來,我國將加快儲能的規模化發展,推動電力系統全面數字化,構建高效、智慧的調度運行體系,加快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