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系統是將碳價格向下分解傳導最重要的“二傳手”
向
碳中和轉型涉及千家萬戶,需要通過激勵機制把許多行業和消費環節調動起來,為此要將二氧化碳及其他主要溫室氣體價格分解、傳導、落實到多個具體經濟環節,并爭取做到最優化。因此,要充分重視
電力體制,特別是著力研究電網的作用。在
碳排放中,目前電力供給方差不多占了一半,電力行業是碳
減排中非常重要的部門。同時未來要想多減排還要更多地用電,當然應該是綠色的電,用電的占比會進一步擴大,而且會非常顯著。因此需要認真研究電網的角色和作用,涉及發電、電網調度、輸電、配售以及儲能等環節,這些都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
另外,從價格信號的角度看,電網未來將是碳價格最核心的價格傳導者,是最主要的“二傳手”,類似于貨幣
政策從基礎貨幣供給向多層次貨幣量及價格傳導的機制。它能夠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價格,分別提供給電源供給方、儲存方、調峰方、用戶方等。
在發電端方面,光伏發電或者風力發電每千瓦的裝機成本降低并不等于說電力成本降低,因為要進入電網的調度過程,涉及調度能力、可行性、成本和優化,非常復雜。同時,光電和風電是間歇性發電,其年均發電小時相對比較低,因而電網給它們提供什么樣的上網電價非常重要。同時由于它們是間歇性發電,電網如何去指揮蓄能電站等各種儲能裝備以及調峰裝備會變得更加重要。由于電力體制改革的總方向是各類企業獨立核算,更多運用
市場和競爭機制,因而電網要在整個系統中給出多種價格信號來指揮運營并引導投資。
電網本身的技術提高也很重要。過去傳統技術的電網,輸電的電壓等級比較低,線損比較高,而且基本上不太有能力吸收光電、風電等上網,為此不可避免地出現棄風、棄光現象。現在基本上都走向超高壓直流或者超高壓交流的輸電,電網的調度和優化能力顯著提高,一些綠色電力上網和配送的技術和條件就好多了。電網的自動化技術及智能調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能盡可能地把可再生能源加以最大化運用,包括預測光照和風力的供給能力,以及如何指揮儲能設備和在必要時啟動調峰設備。這實際上是個最優化過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對電網各個環節的定價。同時,要盡量減少電網在整個調度過程中的損失,包括減少線損等,也要實現最優化。電網技術的發展本身也涉及對投資新裝備需求的計算和價格信號對投資的引導。
在用戶端方面,要通過分時電價等做法,鼓勵和引導用戶多在可再生能源可用時用電;在可再生能源占比少且必須依靠調峰機組(它不得不少量使用化石能源發電)時,要盡量引導最終用戶少用電。
總之,電網除了在物理功能上要起到重要的優化作用以外,還要注意它是最主要的價格機制的“二傳手”,也就是價格如何通過電網的現代化管理更好地實現定價和調度,實現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匹配。另外,我國近年來以加大市場化力度、企業獨立運作作為特征的電力系統體制改革,與最大限度吸納、鼓勵、調度非化石電源的碳中和轉型,應該如何協調配合,也希望有人能夠加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