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減排需要多方合力
上周投資者相繼對傳統能源企業施壓以及法院對殼牌的裁決,是否意味著傳統能源巨頭已經走到了集體轉型的拐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連線Will Nichols展開了分析。
NBD:埃克森美孚的董事席位爭奪戰和荷蘭關于殼牌的判決,是否顯示出傳統能源行業已經面臨轉折點?
Will Nichols:埃克森美孚的投資者行動和殼牌判決發生在同一天,確實讓人感覺傳統能源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都是實現
減排宏偉計劃的積極案例,特別是荷蘭法院對殼牌開創先例的裁決,有可能讓其他能源公司面臨類似的法律訴訟。其他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如礦業、農業和
運輸業也可能面臨類似訴訟。
氣候變化活動人士希望這些案例有助于在今年11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前促進行業進步和更多的政府行動,但目前我們還不能認為傳統能源行業已經到了轉折點。殼牌還將提起上訴,在此過程中可能會指出:巨大的減排壓力會摧毀企業本身,向低碳能源轉換的過程需要巨額的投資驅動,沒有石油天然氣巨頭的資金力量,這將變得非常困難。
NBD:降低
碳排放意味著減少石油天然氣產量,這可能給能源企業帶來短期的營收壓力并影響股價。為什么投資者會向能源巨頭施壓轉型?
Will Nichols:各國政府在加快設定低碳標準和目標,距離有些減排目標的截止期已經不到十年,投資者感覺到部分石油天然氣企業并未趕上政府行動的步伐。如果能源企業不加快轉型,不能適應碳排放受約束的現實環境,可能面臨罰款和訴訟,更別說資產擱淺和信用評級下降。所有這些結果都對投資者不利。
NBD:在埃克森美孚董事席位爭奪戰和殼牌案判決之后,如何確保傳統能源巨頭能夠采取實際的減排措施?
Will Nichols:這需要監管者、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合力。盡管目前多國減排
政策尚未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水平,但已經對能源企業形成監管壓力。投資者正在要求能源企業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甚至完全撤離高排放投資領域。隨著大眾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拋棄高排放能源或產品的現象也會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