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行業走到拐點,權益市場投資機會被看好
2020年光大銀行與波士頓咨詢(BCG)聯合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
市場2020》(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20年是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中國國民經濟收入達到1萬美元,房住不炒的背景下,金融資產配置拐點已經到來。
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底,中國資管市場規模達到122萬億,相較2019年的111萬億增長了近10%。預計到2025年,中國資管行業年化增速將保持12%左右的增長水平,最終站上210萬億總規模的臺階。
在這一發展節點,中國權益市場的投資機會備受看好。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詹余引在前述
論壇上表示,未來投資的主要對象是股票和債券,即權益類和固收類產品。“短期
政策變化可能會對權益市場形成外部沖擊,但內生增長可以對沖外部變化,因此我們仍長期看好權益市場未來的機會。”他同時指出,配置固收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中國利率在全球市場具備優勢,二是信用風險變化。“中國利率是全球大的經濟體中少有的正利率,這本身就是一種吸引力,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外資也對這一點非常看重,當然從長期趨勢來看,未來固收市場將更加注重信用定價”。
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則更加看好中國的權益市場,認為債券市場還存在一定信用風險。“美國的證券化率,也就是美國的股票市值是GDP的2.8倍,日本是1.4倍,中國是0.8倍,中國經濟還在強勁增長,股票市場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對醫療衛生產業、大消費類產業、脫碳能源產業和芯片制造產業表示了看好。
“酒、醬油、家電行業孕育出了市值可觀的龍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還有更多細分消費領域,可能孕育出新的龍頭。”楊明輝進一步指出,此外,圍繞著“
碳中和”目標,脫水電解水、制氫儲存等脫碳能源行業,新能源領域新材料或者機器人等新技術都存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