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打造全球可持續發展創新之城 深圳碳達峰碳中和路上的“五個一”

2021-5-7 07:38 來源: 深圳商報 |作者: 王海榮

這個五一假期,吳毅專門抽出一天時間,一家三口騎著自行車趕到寶安西灣紅樹林公園。欣賞海邊紅樹林美景的同時,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向游客宣傳“請勿喂食野生水鳥”的知識。

“從家騎過來大約30分鐘,手機導航軟件測算可以減少碳排放1.7千克。”吳毅說。

與此同時,位于福田區上梅林的三維都靈比亞迪體驗中心內,銷售何嬌燕也在忙著接待來看車的市民。“節假日預約試駕新能源車的客戶比平時多出不少。”

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這是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釋放出的新信號。無論吳毅這樣從點滴生活中改變的“低碳達人”,還是比亞迪通過新技術研發闖蕩低碳經濟的龍頭企業,都是深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目標的助力者。

一份成績單

“低碳深圳”實現多維提升

碳達峰背后的綠色發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多維提升。

作為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深圳在面對土地空間、能源、水資源等資源緊約束問題時,綜合運用智慧國土、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建筑節能、資源回收等技術,提高資源高效利用能力和水平,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

數據顯示,深圳單位GDP能耗“十三五”以來持續下降,去年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7.32立方米,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經濟穩健發展的同時,主要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任務,2020年PM2.5濃度降至19微克/立方米,處于副省級以上城市最好水平,新能源汽車和綠色建筑推廣數量全國領先。

與此同時,深圳碳市場配額累計總成交量約5900萬噸,總成交金額約13.85億元,市場流動率連續七年位居全國試點碳市場首位。

一個不等式

低碳不等于減產

低碳不是壓縮,而意味著更高質量地發展。深圳如何在保持健康發展速度的同時,實現碳排放強度的持續走低?

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是其中的關鍵。

近年來,深圳全面實施產業結構升級,構建起富有生命力的現代產業體系。2020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670.24億元,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等構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10272.7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7.1%。僅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就達1227.04億元,增長6.2%。

與此同時,深圳形成了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截至去年底,核電、氣電等清潔電源裝機容量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7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25個百分點。

近5年的監測數據表明,深圳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已降至全國平均水平的1/3和1/5,碳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產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果,人口增長和工廠擴產驅動碳排放增長,但產業結構升級和能源效率提高抵消了大部分的碳排放增長。

一次加速

重點領域向“綠”而生

如今,綠色低碳發展已滲透深圳工業、交通、建筑、生活等重點領域全鏈條,帶動全社會向“綠”而生。

以交通為例,深圳軌道交通線網規模進入全球前十,公交機動化分擔率提升至60%,已實現公交車和出租車100%純電動化,出行低碳指數大幅提升。去年還建成了充電樁重點投資項目30個,全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超過11萬輛。

在實施大氣污染系統治理工程過程中,深圳綜合運用SCR脫硝催化技術、VOCS凈化技術、汽車尾氣催化凈化等技術,新推廣純電動余泥渣土運輸車超3200輛,淘汰老舊燃油車約7萬輛。電廠排放水平達世界先進水平,船舶岸電使用率居全國首位。

此前發布的《深圳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公眾咨詢稿)也提出,將推進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綠色低碳客貨運輸體系,加快推進新能源技術的研發。

在建筑領域,深圳積極打造“綠色建筑之都”,目前已累計有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1388個,建筑面積超過1.3億平方米,是全國綠色建筑建設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一項標準

讓GEP成為綠色指揮棒

深圳的綠色既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運用科技和市場手段精細管理的結果。

在鹽田區,有一個城市“GEP核算體系”。這項始于2014年的試點,通過測算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GEP的變化,就能及時了解和評估鹽田生態系統的發展狀況。之后,深圳已至少有8個區先后開展了GEP核算探索。

今年2月,市生態環境局與統計、發改部門聯合出臺GEP核算實施方案(試行),讓GEP與GDP雙軌運行,為深圳GEP核算工作制度化運行繪制了總施工圖。

其中,2月23日正式以地方標準形式發布的深圳市GEP核算技術規范是我國首個高度城市化地區的GEP核算技術規范。該技術規范包括一級指標3項、二級指標16項,涵蓋農林牧漁產品、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游休閑服務等,

“GEP核算體系將無價的生態系統各類功能‘有價化’來核算‘生態賬’,可以科學衡量‘綠水青山’的價值。”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余璟說。

一座城市

美麗環境讓低碳發自內心

加快低碳社會建設,換來了人居環境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生。

水更清,深圳全市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天更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0.6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4%。空氣中的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3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19微克/立方米,優于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去年深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55天,占有效天數的97%,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四。

低碳減排的目的是傳輸綠色低碳理念,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

以“無廢城市”建設為例,深圳持續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規范體系,目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41.1%。減少垃圾量,科學分類以利后期降低垃圾處理能耗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在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亦描繪了一幅“天藍水秀”的動人畫面:未來五年將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方式,以先行示范標準推動碳達峰邁出堅實步伐,大氣、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持續提升,PM2.5年均濃度低于20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地表水IV類以上。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將高標準編制好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和碳達峰行動方案,統籌推進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低碳化發展,健全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大力推進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設,推動氣候投融資機制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力爭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

“美麗的環境,不僅是節能減排的結果,也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動力。”吳毅解釋說,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面對美麗環境,“舍不得”破壞環境的感情會油然而生,從而讓“低碳”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發行為。

名詞 解釋

“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中國已經制定了“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發展目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