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電 1日,國新辦就構建新發展格局,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央行副行長劉桂平指出,把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做到位,逐步開展碳核算。其中最核心、最基礎也是難度比較大的一項工作就是要探索建立全國性的碳核算體系。這項工作已經啟動。
有記者提問,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方面也被寄予厚望,下一步將如何更好地發揮綠色金融的作用,助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劉桂平指出,關于發展綠色金融,主要是圍繞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三大功能來開展的。一是資源配置功能;二是風險管理功能;三是
市場定價功能。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形成綠色金融五大支柱,這五大支柱是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
政策激勵約束體系,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以及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劉桂平介紹,下一步,考慮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到位,逐步開展碳核算。其中最核心、最基礎也是難度比較大的一項工作就是要探索建立全國性的碳核算體系。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啟動。
二是,以信息披露為基礎,強化約束機制。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對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下發了通知,鼓勵金融機構披露環境信息。我們也積極推動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發債主體,重點排放單位實現環境信息共享。
三是,發揮市場作用。剛才說綠色金融有三大功能,其中一個很重要功能是價格發現功能。要實現價格發現功能,就必須構建一個全國統一的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個交易市場的構建應該更多體現金融屬性,金融也應該加大支持和配合力度。
四是,以能源結構調整為核心,創設直達實體經濟的碳
減排政策支持工具。這方面相關的司局也已經開始探索和研究,成熟后會對外發布相關消息。人民銀行為了更好地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已經對金融機構開展了綠色金融業績評價。正在完善這個評價體系,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更好的機制,推動金融機構有效、有力、有序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五是,做好風險防控。我們已經決定要逐步將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六是,進一步加深國際合作。今年我國再次成為20國集團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的聯席主席。我們將發揮這個作用,與美國財政部共同牽頭,推動20國集團在可持續金融方面開展更多的工作。希望爭取在今年內與歐盟共同完成《綠色金融共同分類標準》。將進一步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嚴控海外新建煤電項目投資。我國綠色貸款余額全球第一,綠色債券的市場規模全球第二,并且質量比較好,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過一例違約案例。
七是,進一步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在六省(區)九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基礎上,我們會選更多的地區進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試點。希望通過這些工作,有效支持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劉桂平強調,綠色金融工作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需要探索研究的
問題也很多。會加強國際合作,體現中國特色,真正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