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消息,該局組織開展了《深圳市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工作,日前發布《深圳市碳
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4月30日。
關于總體思路,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介紹,一是貫徹落實“雙區”建設要求,保障碳
市場法律
法規與最新
政策要求和經濟發展形勢相匹配。二是堅持
問題導向,以當前深圳
碳市場突顯出的問題和依法行政的困難為修法重點,確保政府部門執行工作有法可依。三是強化政府部門監管,依據集中監管職能、提高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流程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主管部門監管職責,合理確定懲處規則。
關于修訂內容,征求意見稿依照“精簡表述、職能集中、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強化監管、適度懲處”的原則進行修改,修訂形成的征求意見稿共設七章、五十五條。
第一章“總則”。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服務城市碳排放達峰和
碳中和目標,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規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集中監管職能,明確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職責,修訂了制定目的、政府及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職責、財政支持等內容。
一是更新辦法制定目的,契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可持續發展先鋒戰略定位、服務城市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總體布局。二是根據機構改革方案調整碳排放權交易工作主管部門,將主管部門由原市發展和改革委調整為市生態環境局。三是將統籌協調、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的職能集中至主管部門,根據機構改革方案確定的市生態環境局職責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職責,調整主管部門管理內容,將原市市場監管局對量化、報告和核查的監管職能調整至主管部門,新增對
碳普惠制度的管理職能,明確領導部門、協同部門和協助單位及職責。四是將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費用納入部門預算,并設立發展基金,為管理工作提供資金保障。五是將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相關系統、業務辦理和信息披露等功能統一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綜合管理平臺中管理。
在資金投入方面,征求意見稿明確,市財政部門應當加大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財政資金投入,將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相關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支出統一安排;設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基金,政府儲備配額有償分配獲得的資金進入發展基金;財政預算和發展基金經費統一用于機制研究、能力建設、市場評估、平臺建設與運維、抽樣檢查和重點檢查、
核查機構管理、碳排放專業人員考核、新納入管控單位歷史數據核查等工作。
第二章“配額管理”。為優化配額管理制度,提高主管部門的配額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流程,新增了針對年度配額管理實施方案的相關規定和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管控單位的退出規則,修訂了碳排放權交易的管控范圍、目標總量控制制度、配額結構及分配方法、管控單位所屬行業變更及關停并轉處理方法等內容。
一是簡化市政府審批事項,明確規定需要提請市政府審批的具體情形。二是提高主管部門配額管理的靈活性,不再對覆蓋范圍、年度配額總量、配額分配方法、抵消機制等內容進行詳細規定,通過主管部門每年發布的年度配額管理實施方案明確上述機制設計要求。三是優化配額構成,簡化配額分類,滿足絕對總量設置要求。四是強化市場價格引導功能,引入有償分配機制,逐步降低無償分配比例。五是取消配額回購機制,利用有償分配機制調節市場供需。六是明確管控單位所屬行業變更及退出的機制。
第三章“量化、報告、核查與履約”。為保障管控單位數據提供和履約的按時、合規,修訂了管控單位碳排放量和生產活動產出數據報告與核查的流程和時間節點、
第三方核查機構管理、主管部門檢查與應用、管控單位履約要求等內容。
一是優化管控單位碳排放量、生產活動產出數據的報告與核查流程,減少管控單位辦事跑動次數。二是簡化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資質條件和應盡義務規定的相關表述,詳細的資質條件和義務內容在核查機構和核查人員管理辦法中進行規定。三是明確了主管部門對第四方檢查結果的應用,明確了管控單位和核查機構對其碳排放報告數據相關違規行為的追責機制。四是擴大了管控單位完成履約義務時可使用的抵消信用種類,以滿足深圳市擬開展的碳普惠制產生的核證
減排量在碳市場的抵消需要。
第四章“碳排放權交易”。整合精簡交易所職責表述,明確授權事項,修訂交易主體、交易品種、交易方式、交易禁止行為、清算交收、風險監控、費用收取等內容,交易相關詳細內容在交易規則等配套文件中予以明確。
第五章“監督管理”。為健全碳排放權交易監管措施,修訂補充了第三方機構信用評級和黑名單制度、管控單位信用管理制度、從嚴數據認定規則、建立市場定期評估機制等內容。
一是修訂原第三方機構納入信用體系管理的要求,新增第三方機構的信用評級制度和黑名單制度。二是增加管控單位計入信用管理系統的違規操作行為種類,加大針對管控單位的監管力度。三是優化調整對管控單位遲交、虛構、捏造、瞞報、漏報數據等行為的懲罰規定。四是建立市場定期評估機制,提升市場制度設計靈活性及有效性。
在金融支持方面,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以增強管控單位減排能力及
碳交易市場功能為目的的金融創新。
第六章“法律責任”。為優化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修訂補充應盡未盡義務處罰手段、整理合并主體處罰情形、調整優化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處罰力度。
一是補充應盡未盡義務的處罰條款,增加對管控單位未提交年度碳排放報告經濟處罰形式。二是整理合并對市場參與主體的處罰要求,合并同種違規情況或同種處罰力度情況,依據部門職能調整修改處罰執行部門。三是將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虛構、捏造、瞞報、漏報、錯報數據等行為的處罰調整為定額處罰。
第七章“附則”。結合辦法正文內容修改,調整名詞定義,新增溫室氣體、實際配額、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履約當月之前連續六個月配額平均價格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