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碳金融市場上的主要產品是什么?試點交易機構、金融機構在碳金融產品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嘗試?
賓暉:試點以來,各試點交易機構聯合金融機構圍繞
碳排放配額及
ccer現貨,引入融資、
衍生品、資產管理、基金、債券等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開展了初步的探索和嘗試。總體來看一般包括三類。一是融資工具。融資工具是指企業以碳排放配額或CCER向銀行或其他機構獲取資金融通,包括碳質押融資和碳回購融資兩類。二是衍生產品。目前受金融監管
政策的影響,國內試點碳
市場衍生品以上海試點的配額現貨遠期為主。三是其他金融工具。各試點機構還相繼探索推出了包括借碳(托管)、
碳基金、碳債券、碳信托、結構性存款等在內的其他金融工具,目前比較活躍的產品為借碳(托管)。
陳亞芹:在國際
碳市場CDM交易機制和我國碳市場區域試點期間,金融機構圍繞交易的未來收益權盤活、
碳配額資產保值增值、控排企業主體碳
減排相關直接或間接融資,推出了融資、保理、資產管理、基金、債券等
碳金融產品和服務,形成了涵蓋結算、融資、中介、資產管理的碳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其中已落地的案例包括但不限于:為
碳交易平臺運營主體提供銀行端開戶代理、交易結算、資金監管等服務,為重點控排企業提供碳資產質押融資、碳
排放權收益結構性存款、碳資產售出回購等服務,為綠色投資者和個人提供綠色低碳產業投向的理財產品和支持個人綠色消費的信貸業務等。
但我們也關注到,由于目前的交易市場分散、交易規模較小且流動性有限等原因,這些碳金融創新產品的復制性不強,推廣程度也不高,希望在全國性統一碳市場系統和體系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對碳金融服務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如抵押登記、處置、估值等進行考慮,并與金融機構進行對接,支持未來碳金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