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達峰全景圖:新目標、新結構、新機遇

2021-3-2 22:10 來源: 中信證券研究

碳中和投資策略


電力格局展望:火電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光伏風電接力增量需求。光伏、風電裝機增長有望進入二次爆發階段,從補充性能源升級為主要增量能源形式,儲能與氫能開啟商業化應用。
火電:由于調峰更為靈活,2030年之前火電裝機絕對量仍有增長,但規模迎來觸頂且增幅有限,2030年后開始逐步退役。
光伏、風電:發電成本持續下降,2021年進入平價元年。預計光伏和風電“十四五”期間年均裝機為73GW和34GW,“十五五”為109GW和51GW。
儲能:光伏、風電發電不穩定帶來儲能調峰需求,中性預計未來10年國內新能源發電側配儲容量達130GWh,鋰電或為主要技術手段。
氫能源:或將率先在交通領域應用,待光伏、風電發電成本降低后大規模推廣。
●工業品生產展望:限產或為主要方式,供給側改革再現。2020年碳排放總量中,鋼鐵21.1億噸、水泥13.9億噸、玻璃0.4億噸、電解鋁4.3億噸、電解銅0.4億噸,電解鋅0.2億噸、電解鉛0.03億噸。鋼鐵、建材、電解鋁等碳排放重點行業或將通過限產支持碳中和目標實現,相關商品價格有望得到提升。
鋼鐵:預計粗鋼產量2023年見頂(未考慮可能的限產影響),此后產量溫和下降,2030年粗鋼產量達到9.95億噸,同時電爐煉鋼工藝逐步替代高爐轉爐,噸鋼能耗明顯降低。
水泥:預計未來3-5年產銷量穩定在22~23億噸左右,到2030年降為17億噸,供給側限產能或將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
玻璃:預計2030年前產銷維持在10億重箱左右的水平,通過提升窯爐規模、推廣節能技術、采用清潔燃料,單位重箱碳排放有望下降至30kg以下。
有色金屬:預計鋁、銅、鋅、鉛等主要有色金屬產量在2025年前后見頂,帶動整體能耗見頂,碳達峰下成本抬升支撐價格上行。
●化石能源需求展望:煤、油、氣先后達峰,過程中價格承壓。從消費量看,預計煤炭2025年達峰、石油2030年達峰、天然氣2040年達峰,在需求達峰值后相關產品的價格或將逐步承壓。
煤炭:隨著節能減排強化和經濟結構轉變,預計煤炭消費將從2020年的28.2億噸標煤降為2030年的26.3億噸標煤,占比從57%降為44%。預計供給側收縮速度慢于需求側,企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價格中樞承壓。
石油:預計國內原油需求量從2020年的9.4億噸標準煤小幅增長到2030年的10.9億噸標準煤,占比從19%降為18%,成品油需求將持續下降。
天然氣:天然氣是單位能量碳排放最少化石能源品種,未來有望替代煤炭成為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預計需求量從2020年的4.0億噸標準煤增長為6.8億噸標準煤,占比從8%上升為11%。
●新興領域機遇:新能源車、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材料機遇廣闊。隨著清潔能源占比的不斷提升,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此外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材料也有望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新能源汽車:隨著智能化時代來臨,預計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1400萬輛,滲透率40%,電動車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1%左右。
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材料:低碳技術路線和清潔能源相關材料有望獲得長遠發展,重點關注熱塑性彈性體和太陽能背板。
▍風險因素:
經濟增速下行風險,政策不及預期風險。

作者:楊帆 敖翀 華鵬偉 李超 李想 宋韶靈 孫明新 唐川林 王喆 祖國鵬 于翔 劉春彤 林劼 董雨翀
12345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