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這一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目標,離不開更大力度的科技創新和
政策創新。《意見》專門就
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進行部署,要求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并就完善法律
法規政策體系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針對規模化儲能、氫能煉鋼、燃料電池、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二氧化碳
化工等深度減碳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組織國家級重大專項開展攻關。加快推廣近零能耗建筑、電動汽車、熱泵供暖、工業余熱供暖等
節能低碳新技術,推行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共享
交通、產城融合等節能低碳新模式,推動視頻會議、遠程醫療、網絡教育等線上經濟新業態加快發展,加快用好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節能減碳。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為主體,發揮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作用,探索園區化、商圈化、社區化集中推進節能低碳技術綜合示范和推廣新途徑,推動綠色產業與綠色金融深度融合、互利共贏。探索大數據、云計算、數據爬蟲、區塊鏈、數字孿生體等信息技術在
碳排放源鎖定、碳排放數據分析、碳排放監管、碳排放預測預警等場景應用,提高數字化減碳能力。加快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推動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環境托管等服務模式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形成有利于碳達峰碳中和的市場預期。(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