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及途徑

2021-2-16 15:32 來源: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 |作者: 胡鞍鋼

大幅度消減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加快行業退出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展望》,中國煤炭消費2013年已經達峰,碳排放可望2025年達峰。2016年至2019 年,全國累計退出煤炭落后產能9 億噸/年以上,累計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過1 億千瓦,煤電裝機占總發電裝機比重從2012 年的65.7%下降至2019 年的52%,但是2019年,我國分別占世界比重的47.3%和51.7%,分別相當于美國比重(8.5%和7.2%)的5.56倍和7.18倍,長期處在世界頂峰。正如國際能源署(IEA)《2020 煤炭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進口國,煤炭消費量占全球一半以上。2019 年,我國原煤產量達到38.46 億噸,占世界比重為47.3%,相當于OECD國家比重(20.3%) 的2.3 倍,相當于美國煤炭占世界比重(7.9%)的6.0倍。中國屬于世界高煤之國、高碳之國。這成為中國實現能源綠色轉型的最大挑戰,直接涉及到傳統煤炭產業就業人員(2015 年全國煤炭行業就業人數為483.1萬人)的轉移。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2018 年,中國煤炭的碳排放量占能源總碳排放量比重的79.8%,相當于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59.0% 的1.35 倍。僅從2011—2018年的數據看,我國只要煤炭消費上升,碳排放量就上升;反之,則下降。我國減少碳排放主要是減少煤炭消費。在全球氣候變化時代,煤炭已成為“淘汰能源““淘汰產業”“淘汰就業”,峰值越高、規模越大,調整就越被動,而行動越晚、越被動,代價就越大。為此,我國必須下決心消減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控制在40 億噸以下,標煤30 億噸以下,逐年提出雙降目標和指標,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生產消費雙升目標和指標,實行對黑色能源的持續替代,即“去煤炭化“,加速向綠色能源轉型;同時,應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同時發力,以大幅降低煤炭消費需求,進而帶動減少煤炭生產量。

筆者認為,我國需要采取幾方面的實體措施。一是全國主要城市,特別是北方地區城市應大幅度削減煤炭直接消費需求,像北京那樣成為“無煤城市”(無煤發電、無煤取暖、無煤消費);二是遏制煤炭行業新的“大躍進”,國家不再批準煤炭行業的重大投資項目,采取有力措施削減煤炭生產能力;三是國有商業銀行不再為煤炭行業提供固定資產投資新增貸款,避免在新一輪的去產能過程中造成超大規模的呆賬壞賬;四是制定煤炭限產減產方案,對主動退出煤炭生產供應的企業實行“退役競標”,可獲得政府的必要補償榆[10],主要支持幾百萬轉崗轉業人員再培訓再就業,并將轉崗保就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五是著手制定全行業退出方案和補償措施,到2035 年之前基本完成煤炭產業的退出,由此形成倒逼機制,加快人員退出和轉移行業。此外,我國還要超前制定高碳行業,如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水泥、石油化工等低碳化、綠色化的結構性改革專項方案,進而推動國家工業從黑色發展向綠色發展、從高碳化到低碳化發展、從有碳到無碳發展的重大轉型。

本文導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