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蔣荃:實現碳達峰要先明確碳排放核算標準

2021-1-28 23:25 來源: 中國建材報 |作者: 陶璐璐

從2009年我國遵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我國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上從未停歇。每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無疑是市場重要的“風向標”,各行各業都在關注。在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目標提出后,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一系列組合政策,涉及碳足跡、碳核算、碳交易、低碳技術、低碳經濟等眾多熟悉或陌生的字眼,讓大多數企業莫衷一是。

建材行業作為傳統“高碳”行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政策目標對行業和企業到底意味著什么?行業和企業又該做哪些準備?為了梳理行業發展方向,為企業盡快實現碳達峰理清思路,日前,《中國建材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蔣荃。

記者:在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目標的明確促使許多行業的能源結構轉型上按下“加速鍵”。您認為,碳達峰、碳中和這一目標的設定對于我國建材行業而言,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蔣荃:在2009年召開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首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新經濟模式。當時我國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將單位GDP的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至45%,去年年底我國再次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也是“高碳”行業,走低碳、節能路線是行業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認為這一目標的提出,對行業將產生重大影響,主要體現在3方面:一是將加快綠色建材的推廣與應用,在綠色建材評價體系主要圍繞資源屬性和能源屬性進行,這些都與碳排放緊密關聯。同時,建材的碳排放又會對建筑碳排放產生影響,這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概念,產業鏈的上下游會相互影響。據統計,建筑含建材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50%左右,發展綠色建材是未來建筑業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基本保證。

二是,推動傳統建材向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新材料方向發展,實現建筑材料的高性能化和耐久性,比如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鋼材,實質是實現了建筑節材,減少了碳排放。同樣的建筑如果使用了耐久性更優良的建材可以延長建筑壽命,減少建材使用量,不僅實現節能減排,還提高了建筑質量。

三是,促進了新型節能建材的發展應用,傳統建材耗能高,相比之下,例如氣凝膠等保溫隔熱的節能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發展,將提高建筑節能質量和效率,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我國的建筑能耗已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30%以上,建材工業是建筑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支撐和保證,推廣應用節能建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記者:正如您所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那么建材行業,特別是綠色建材領域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蔣荃: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對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至關重要的,未來的機遇是顯而易見的,而在此過程中同樣存在不少挑戰。首先是建筑材料的性能提升,比如高強度的復合鋼材、防水、防輻射等有助于延長建筑壽命的材料研發,這對于綠色建筑的建造和提升建筑品質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其次,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的成本會比較高,如何盡快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成本,讓新材料既有技術優勢,又具備價格優勢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

最后,按照全生命期來看實現低碳減排應該是全產業鏈的行為,只有上下游協同才能使其形成良性循環。面臨前期高成本的設備、人員投入,如果同等條件下,低碳企業的產品不能得到下游應用企業的優選,那企業的動力何在?如何才能持久發展。

記者:這樣看來,一套行之有效,得到行業認可的碳排放評價與核算系統應該是行業實現碳達峰的先行條件。早在“十二五”期間,您和團隊就提出了建材生命周期評價和碳足跡的計算方式,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目前的研究情況,這些評價體系對實現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會起到哪些推動作用?

蔣荃:生命周期評價( life cvcle assessment,以下簡稱LCA)方法是系統化地描述產品生命周期中各種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排放并評價其環境影響的方法,作為一種重要的環境管理工具已納入ISO14000管理系列標準,并成為14000系列標準中其他各類環境管理工具的方法基礎。建材工業是LCA應用較早,也較為成熟的一個方向,LCA的出現也為綠色建材領域引入一種新的價值評估標準——生命周期環境影響性,要求在關注建筑材料使用性和功能性的同時注重其生命周期環境影響性。而建材LCA研究也日益成為綠色建材研究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目前研究了玻璃、水泥、陶瓷等主要領域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建立了相關的碳計算模型。比如計算出生產每立方米保溫材料、每噸水泥的碳排放是多少,當生產工藝改善后碳排放又降低了多少。有了這些核算、定量計算做基礎,才能為建材領域的各個行業實現碳達峰提供依據,明確減排步驟,未來3年應該是對行業、企業碳排放量進行摸底的階段。

對于不同的企業,其碳核算和評價分析也存在差異性,可以通過制定主要產品的碳排放計算標準、建立數據庫,同時將建材碳排放納入建筑碳排放等綠色認證等手段推動碳排放的量化或者貨幣化鼓勵企業進行節能減排。

記者:今年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已正式啟動,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也將在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指出,將組織建立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并指出碳排放配額分配方式。碳足跡核算已經勢在必行,您認為行業應該怎樣盡快落實該行動?對企業有哪些建議?

蔣荃:這必然推動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有了碳排放數據,就可以針對性地改進,推動碳減排。實現低碳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碳足跡、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其實是一項全供應鏈管理工作。這個過程是相對復雜的,要先收集準確的不同企業的排放數據,提高企業認知,確認行業公認的核算方式,隨著企業上下游供應鏈逐漸被影響并加入,進而獲得多級供應鏈的數據。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指出,碳排放配額分配以免費分配為主,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要求適時引入有償分配。碳交易基于ISO14064核算方法,碳排放交易權籍管理辦法是推動我們進行碳排放核算標準制定的一個非常好的契機。此次各部委協同推進的力度很大,這樣一來,我們的標準、核算、認證才有了落地的可能。正如貨幣一樣,有了量化、貨幣化的標準,能夠以碳排放量進行儲備、交易,給減排企業吃了定心丸,這樣的抓手非常明確有效。

目前已有個別標桿企業在開展全生命周期碳減排,我們的企業可以從現有企業的做法中汲取經驗?!笆奈濉逼陂g,基于我們團隊的計算公式,未來還要通過不斷認證來擴大現有的數據庫,可以為不同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現在,我們在做產品的環境聲明(EPD),碳足跡的評價,把產品環境聲明碳足跡報告作為綠色建材認證的一個前提。類似的計算方法就像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企業產品的碳排放值的高低。在企業數據調查方面,碳足跡需要的數據包含在企業環評報告、清潔生產審核報告和溫室氣體報告中。我們會盡快開展相關的行業調研,也希望企業提供盡可能準確的數據,積極參與全行業碳排放標準、核算、認證等工作,推動建材行業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目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