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碳達峰、
碳中和中遠期目標,今年將強化降碳的剛性舉措,從嚴從緊從實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項目上馬。
1月21日在京召開的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將編制實施2030年前
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落實“減污降碳”總要求,對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作工作報告時表示,生態環境部已啟動編制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持續推進全國碳
市場制度體系建設。
黃潤秋說,新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的提出,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有利于推動污染源頭治理,有利于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利于減少對化石能源進口的過度依賴,要“進一步強化降碳的剛性舉措,從嚴從緊從實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項目上馬”。
生態環境部。攝影/章軻
根據工作安排,今年生態環境部將編制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重點領域專項規劃,推動編制建設美麗中國長期規劃。加快建立支撐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的項目庫,加快推進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深化低碳省市試點,強化地方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研究編制《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積極成果,扎實推進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黃潤秋表示,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將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起好步、開好局。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今年,該部將推進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制度化。加快“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落地應用。
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頭戲”——污染防治方面,今年生態環境部門將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和評估,加強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深入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加強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做好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空氣質量保障準備工作。
同時,繼續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和海洋污染綜合治理行動,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推動重點流域、湖泊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入河(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成果集成與上報,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和風險管控。
黃潤秋介紹,今年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方面,將繼續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冬季PM2.5治理等重點專項任務監督幫扶,推進黃河和赤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深化生活垃圾焚燒達標排放專項整治。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實落地見效。同時,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監管體系,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建設,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