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減碳”當前,煤電高質量發展迎來關鍵抉擇

2021-1-19 13:46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盧彬

控總量 轉變思路避免極端


相比花費高昂成本降低煤電生產環節碳排放強度,通過控制煤電裝機規模來控制碳排放總量,是更切實有效的方案。“十三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先后印發一系列政策文件,嚴控煤電產能擴張,全國停建、緩建煤電產能1.5億千瓦,淘汰落后產能0.2億千瓦。

“煤電供給側改革近年取得了顯著成效,仍有必要繼續實施,優化存量,主動減少無效供給。”華電集團副總法律顧問陳宗法指出,煤電產能過剩仍是發電行業的“風險源”,煤電要實現脫困、轉型,增量要嚴格控制,存量要先完成淘汰關停與重組整合,再分類實施升級改造。“從企業角度,希望國家能建立起幫助煤電退出、促進能源清潔轉型的公平長效機制。”

此外,陳宗法強調,“十四五”規劃制定時應防止出現“兩個傾向”。“一個是為實現碳中和遠景目標,幾乎全部只發展新能源;另一個是把‘十三五’末安排的煤電進度照單全收,不加以限制。兩者都不可取。”

對地方政府而言,由于煤電項目審批權已下放,一些煤炭大省能否扭轉“靠煤吃煤”發展思路,成為煤電產能控制的關鍵因素。山西省能源局一級調研員高道平表示:“山西正努力調整‘一煤獨大’格局,著力調整電力結構,加強電網配套建設,合理布局外送通道建設,擴大晉電外送能力。預計‘十四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0%左右,外送電能力達到5200萬千瓦左右。”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指出,調研發現一些煤炭資源大省仍抱持著以煤電及其他煤炭相關產業鏈為主導方向的傳統發展思路。“如果按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到2050年,沒有加裝CCUS設備的煤電機組可能將失去市場空間。而現在新建的煤電機組,其服役期限可能將延續至2060年以后,這與目前碳減排的中長期發展目標之間存在矛盾。地方有必要在經濟發展、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三者之間做好統籌,盡快推進能源清潔轉型。”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