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能源汽車
市場的未來發展技術,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電動車,畢竟電動汽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國人多多少少都見過或者駕乘過。然而除了除了大部分車企正在大肆研發的電動車之外,氫能源汽車也有一小部分車企在涉及。
不過在近一年來,有關于氫燃料電池的消息越來越少,它似乎也沉寂了不少時間。而在近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產宣布暫停與戴姆勒及福特合作開發燃料電池車的計劃,將力量集中于發展電動汽車。
理想的新能源技術
事實上,有關于"到底是氫能源技術好還是電動車技術好"這樣的
問題基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大家拿出來比較。不可否認,氫能源汽車與電動車相比,如今的體量實在是太小了,像是豐田的首款氫燃料車"MIRAI",累計銷量也不過才1萬輛左右。
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車企在研發氫燃料,這無疑還是因為它的優點真的很突出。從氫能源的優勢來講,一方面來看,它能夠解決時下消費者頭疼的里程焦慮問題,因為它是可以像燃油車那樣"即充即走",完全不用擔心路程中耽擱的時間等問題。而另一方面,氫其實是非常清潔的,其燃燒的產物只有水,而不產生氮氧化物、硫化物或是粉塵顆粒,甚至連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都不會產生。
又能解決電動車目前的焦慮,又能契合全球推行的
節能減排理念,氫能源汽車無疑是大家期待的理想汽車了,但為什么日產卻要停止研發氫燃料電池了呢?
為什么日產不干了?
從日產的發展
政策來看,現在及時止損,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縱觀汽車行業發展歷史,研發氫燃料電池最牛的還是豐田了,這一點它在全球范圍內都基本沒有對手。資料顯示,豐田早在1992年就開始研究氫能源汽車了,20多年的時間里,豐田取得了大約5000多項相關專利,動力系統除了交流電機外,燃料電池組和儲氫罐等核心部件均由豐田自行研發并生產。
2002年,由豐田開發的世界上第一輛以"氫"作為能源的汽車在日本和美國市場限量銷售。隨后,豐田根據客戶的反映和技術跟蹤監測,對續航距離和極寒狀態下的始動性能進行了改善。在北海道的豐田試驗場等,進行了零下30度狀態下的極寒實驗,于2008年,豐田的氫能源汽車可以應對零下30度狀態下的寒冷地區。2014年12月,技術與安全性能相當成熟的氫能源汽車"MIRAI",正式推向市場,并實現了量產。
已經有了豐田這座大山在,日產也沒必要必須在氫燃料電池中爭個高低。畢竟日產在純電汽車中的發展也有了自己一定的地位,日產聆風LEAF就是曾經銷量最高的純電動汽車,若是專心研發電動車,日產在新能源領域的未來肯定不容小覷。
氫技術的突破難度很大
而且不得不說的是,氫技術的相比起它非常突出的優點,劣勢也是擺在眾多車企面前的
難題,這也是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車企愿意再嘗試。
研究氫燃料電池,需要花費非常高的成本,沒有一定的資本其實是不敢輕易去嘗試的,而且它的推廣難度更大,少數廠商在玩也加大了研究的難度。與此同時,雖說氫非常清潔,但由于氫元素天生比較"活潑",是易燃易爆氣體,不管是在加注站還是在汽車上,都會是危險源,怎么做到安全的使用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此外,純電動車目前面臨充電不便的基礎設施問題,氫燃料電池車也逃不過。而且加氫站的建設成本更加高,再加上氫氣的
運輸、存儲難度都遠遠高于燃油和電能,這也更進一步加大了氫燃料汽車推廣的難度。
小編語
氫能車的好處不用多說,只排水不排碳,不懼怕嚴寒天氣,加氣快續航時間久,避難或野營時還可作為應急發電對外供電……從各方面來看,似乎是最適合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了。然而它的眾多難關還需要逐一突破,這也讓氫能車可能會長期處于試運階段,這也是為什么眾多車企轉頭發展電動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