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聯合國秘書長呼吁按下“綠色開關” ,在未來三十年內實現全球碳中和

2020-12-7 08:09 來源: 聯合國官網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月2日在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我們星球的現狀”的活動中發表講話指出,“我們的星球出現了故障“。他表示,”對于人類和地球來說,現在都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疫情和氣候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門檻前。我們不能回到不平等、不公正和輕率統治地球的舊常態。相反,我們必須走向一條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道路。“ 

▲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左)與哥倫比亞大學的莫琳·雷諾教授討論地球的現狀。聯合國圖片/Eskinder Debebe

博林杰校長,
各位親愛的朋友:

我感謝哥倫比亞大學主辦這場活動——我也向世界各地通過視頻參加活動的各位表示歡迎。

在我們進入這個最不尋常年份的最后一月時,我們以這種異乎尋常的方式在此相遇。

我們面臨著一場毀滅性的疫情大流行,全球變暖達到新的高峰,生態退化跌至新的低點,實現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發展全球目標的努力遭遇新的挫折。

總而言之,我們的星球出現了故障。

親愛的朋友們:

人類正在向自然開戰。

這是人類的自殺行動。

大自然一定會進行反擊——它正在以日益強大的力量和憤怒進行反擊。

生物多樣性正在崩潰。百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

生態系統正在我們的眼前消失。

沙漠正在蔓延。

濕地正在減少。

我們每年要失去 1000 萬公頃的森林。

海洋過度捕撈,并被塑料垃圾堵得窒息。海洋因為吸收的二氧化碳而正在酸化。

珊瑚礁正在漂白和死亡。

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每年造成 900 萬人死亡——超過當前大流行病死亡人數的六倍。

隨著人類和牲畜進一步侵入動物棲息地,破壞野生空間,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病毒和其他致病因子從動物轉移到人的身上。

我們不要忘記,在新出現的人類傳染病中 75%是人畜共患疾病。

今天,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兩份新的權威報告告訴我們氣候災難正在步步逼近。

2020 年正在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三個年份之一——盡管今年出現了拉尼娜降溫效應。

過去十年是人類歷史上氣溫最高的十年。

海洋溫度達到了創紀錄水平。今年,世界上超過 80%的海洋出現了海洋熱浪。在北極, 2020 年出現異常高溫,超出平均氣溫 3 攝氏度以上,西伯利亞北部超出 5 度以上。

10 月的北極海冰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位——而現在的重新結冰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慢速度。格陵蘭冰長期減少的趨勢仍在繼續,平均每年減少冰塊2780億噸。

永久凍土正在融化,釋放出強有力的溫室氣體——甲烷。

災難性的火災和洪水、熱帶氣旋和颶風日益成為新的常態。

北大西洋颶風季節已經出現 30 場風暴,超出長期平均水平的兩倍,打破了颶風季節的記錄。

兩場颶風連續襲擊中美洲且余威不散,成為近年此類風暴最嚴重的時期之一。

去年,種種災難給世界造成了 1500 億美元的損失。

因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實施的封鎖使排放和污染暫時減少。

但是,二氧化碳水平仍處于創紀錄高位——并且還在繼續上升。

2019 年,二氧化碳水平達到工業化前水平的 148%。

2020 年,盡管出現了冠狀病毒病疫情,上升趨勢仍在繼續。

甲烷水平甚至更高,達到了 260%。

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并對臭氧層造成損害,目前已經上升123%。

而與此同時,氣候政策尚不能應對挑戰。

現在的排放量比1990 年國際氣候談判之初高出 62%。

每十分之一度的變暖都利害攸關。

今天,氣溫已經上升1.2度,并且我們在每個地區、每個大陸都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極端氣候和波動。

本世紀我們將迎來3到5攝氏度的氣溫大幅上升。

科學非常明確——為了把氣溫上升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1.5 攝氏度的水平,從現在到 2030 年,全球需要每年將化石燃料產量減少約6%。

但是,世界卻正在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化石燃料產量計劃每年增長 2%。

這場襲擊阻礙了我們星球消除貧困的努力,危及我們的糧食安全。

我們和平事業的難度正在加大——氣候危機破壞穩定,造成流離失所,導致沖突。

70%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正是那些政治和經濟最脆弱的國家,這絕非巧合。

在最易受氣候風險影響的15個國家中,有8個國家正是聯合國維和特派團或政治特派團的所在國,這并非偶然。

受影響最大的正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群體,這總是一成不變。

問題成因所做最少的群體卻成為了受害最深的群體。

即使在發達國家,在災難中邊緣化群體也是受難在先,恢復在后。

親愛的朋友們:

我們必須明確地認識到, 人類活動才是我們走向混亂的根源。

但是,這也意味著人類行動可以幫助消除混亂。

與自然和平相處是 21世紀的根本性任務,必須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在這種情況下,從疫情中實現恢復給我們帶來了機會。

我們看到了疫苗帶來的希望。

但是,這個星球沒有疫苗。

大自然需要救助。

在戰勝疫情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避免氣候災難,修復我們的星球。

這是一場重大的政策測試。但是,歸根結底這是一場道德考驗。

疫情恢復需要數萬億美元,這筆巨資是我們從后代得到的借款。每元每分都不例外。

我們不能利用這些資源來鎖定在一個破碎的星球上給他們帶來沉重債務負擔的政策。

按下“綠色開關” 的時間已經到來。我們有機會恢復并且改造世界經濟。

▲2020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聚焦于“疫后復蘇與蝶變:彈性城市,健康星球”

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可持續經濟,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更清潔的基礎設施和有復原力的未來。

一個包容的世界將有助于確保人人享有更好的健康,人權得到充分尊重,并在一個健康的星球上有尊嚴地生活。

疫情恢復和我們星球的修復可以攜手并進。

親愛的朋友們:

讓我從氣候危機說起。在應對氣候危機的過程中,我們面臨三大要務:

首先,我們需要在未來三十年內實現全球碳中和

其次,我們必須讓全球財政資源與作為世界氣候行動藍圖的《巴黎協議》進行對接。

第三,我們必須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取得突破,以保護世界——尤其是最脆弱的群體和國家——不受氣候影響。

請允許我逐一闡述。

首先,碳中和——零凈排放。

最近幾周,我們看到了重要的積極發展。

歐洲聯盟已承諾到 2050年成為首個氣候中和大陸——我預計歐盟將決定到2030 年將排放量減少到至少低于1990年55%的水平。

聯合王國、日本、大韓民國等110多個國家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即將就任的美國政府也宣布了同樣的目標。

中國承諾在2060年前實現這一目標。

這意味著, 到明年初,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65%以上和世界經濟70%以上的國家將做出雄心勃勃的碳中和承諾。

我們必須將這一勢頭轉化為一場運動。

聯合國2021年的中心目標是建立一個真正的全球碳中和聯盟。

我堅信2021年可能是一個新的閏年——向碳中和邁出一大步的一年。

每個國家、城市、金融機構和公司都應該制定到2050年實現零凈排放的計劃,我鼓勵主要排放國率先采取果斷行動,走上實現這一愿景的正確道路,這意味著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將比2010年減少45%。

每個人,作為消費者、生產者、投資者,也必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技術站在我們這邊。

堅實的經濟分析是我們的盟友。

如今正在運營的多一半燃煤電廠的運營成本高于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建設成本。

煤炭行業正在化為一縷青煙。

國際勞工組織估計,盡管不可避免地會有工作崗位流失,但清潔能源轉型將在 2030 年前凈創造 1800 萬個工作崗位。

但是公正合理的過渡是絕對的關鍵。

我們必須認識到能源轉移的人力成本。

社會保障、臨時基本收入、再就業技能培訓和提高技能可以幫助支持工人,緩解脫碳帶來的變化。

親愛的朋友們:

可再生能源現在不僅是環境的首選,也是經濟的首選。

但也有些跡象令人擔憂。

一些國家利用這場危機來削減環境保護。

也有一些國家正在擴大自然資源開發,并放棄氣候目標。

20 國集團成員國在化石燃料生產和消費相關領域的支出比低碳能源支出高出50%。

除了發布公告,所有人都必須通過可信度測試。

以航運為例。

如果航運業是一個國家,它將是世界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在去年的氣候行動峰會上,我們發起了實現零排放航運聯盟,以推動遠洋船只到2030年實現零排放。

然而,目前的政策與這些承諾并不吻合。

我們需要看到可執行的監管和財政措施,以便航運業能夠兌現承諾。

不然,零凈排放船只已經揚帆遠航了。

航空業也是如此。

親愛的朋友們:

《巴黎協定》簽署國有義務提交經修訂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包括2030年減排目標。

十天后,我將與法國和英國一起召開氣候目標峰會,紀念《巴黎協定》簽署五周年。

不到一年后,我們將在格拉斯哥舉行第26屆締約方會議。

▲2020“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之“全球綠色城市”獲得者格拉斯哥市的綠色出行

這些時刻是各國詳述如何繼續發展和更好發展的機會,也是確認根據國情并按照到205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的目標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機會。

其次,我談一談至關重要的財政問題。

零凈排放的承諾向投資者、市場和財政部長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

但我們需要更進一步。

我們需要各國政府將這些承諾轉化為有具體時間表的政策、計劃和目標。這將讓企業和金融部門吃下定心丸,投資于零凈排放。

時不我待,我們現在必須:

給碳定價。

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融資和化石燃料補貼。

停止建設新的煤電廠,停止國內外煤電融資。

將稅收負擔從收入轉移到碳排放,從納稅人轉移到污染者。

將碳中和目標納入所有經濟和財政政策和決策。

強制要求披露與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

資金應該流向綠色經濟、復原能力、適應能力和公正過渡方案。
我們需要根據《巴黎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調整所有公共和私人資金流動。

多邊、區域和國家發展機構以及私人銀行都必須致力于以符合全球零凈排放目標的方式進行放貸。

我呼吁所有資產所有者和管理者對投資組合進行脫碳,并加入聯合國發起的主要倡議和伙伴關系,包括全球可持續發展投資者聯盟和零排放資產所有者聯盟。

企業需要調整經營模式——投資者需要從企業那里獲得關于這些模式韌性強度的信息。

世界上的養老基金管理著32萬億美元的資產,它們的位置得天獨厚,大有可為,但還遠未發揮作用。

我呼吁發達國家履行長期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實現我們共同的氣候目標。

▲食物和飲用水通過木筏運送到尼泊爾班克縣的一個村莊,當時該村的道路因暴雨而被切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Samir Jung Thapa

我們還未達標。

這是一個公平、公正、團結和利己利人的問題。

我要求所有國家在籌備第26屆締約方會議時,就《巴黎協定》第6條達成妥協,為我們提供碳市場充分運行所需的清晰、公平和環保的規則。

9月啟動的工作隊代表20個部門和6個大洲,我也歡迎他們展開工作,為大規模私人碳抵消市場制定藍圖。

第三,我們需要在適應和復原力上有所突破。

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氣候。

適應不能成為氣候行動中被遺忘的組成部分。

迄今為止,適應僅占氣候融資的20%, 2017年和2018年平均僅達到 300億美元。

這阻礙了我們減少災害風險的重要工作。

而且也不明智。

全球適應委員會發現,在適應措施上每投入1美元,就能產生近4美元的惠益。

支持發展中國家適應和建設抵御當前和未來氣候影響的能力,我們既有道義上的必要性,也有明確的經濟理由。

在第26屆締約方會議召開之前,所有捐助方和多邊開發銀行都應承諾將適應和復原力融資的份額提高到占其氣候融資支助的至少50%。

預警系統、能抵御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改良的旱地農業、紅樹林保護及其他步驟可以給世界帶來雙重紅利:避免未來的損失并帶來經濟收益和其他好處。

我們需要轉向大規模、預防性和系統性的適應支助。

這對于面臨生存威脅的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尤為緊迫。

對復原力的追求和對零凈值的追求一樣重要。

親愛的朋友們:

讓我們記住: 氣候行動不可能脫離廣大的全球圖景。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全球公域和全球福祉。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許多方面采取更廣泛、更全面的行動,以確保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我們這個星球的健康。

大自然哺育著我們,讓我們有衣穿,有水喝,有氧氣可以呼吸,還塑造我們的文化和信仰,鑄就我們的身份特征。

2020年原本是大自然的“超級年” 。這場疫情改變了我們的計劃。

現在,我們必須利用2021年來應對我們這個星球的緊急狀況。

明年,各國將在昆明舉行會議,制定2020年后生物多樣性框架,以阻止滅絕危機,并使世界走上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路。

世界尚未實現為2020年設定的任何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因此,我們需要有更大的雄心和更多的承諾,努力實現可衡量的具體目標和執行手段,特別是融資和監測機制。

這意味著:

更多更大得到有效管理的保護區,這樣就可以停止我們對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攻擊;

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農業和漁業,減少我們對自然界的過度開發和破壞;

逐步取消負面補貼——這種補貼破壞了健康的土壤,污染了我們的水道,導致我們把海洋捕空;

從不可持續和不利于自然的資源開采,轉向更為廣泛的可持續消費模式。
生物多樣性不僅針對可愛和富有魅力的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是活生生的生命之網。

2021年,各國還將舉行海洋大會,以保護和促進世界海洋環境的健康。

過度捕撈必須停止;化學和固體廢物污染——尤其是塑料——必須大幅減少;海洋保護區必須顯著增加;沿海地區需要得到更多的保護。

藍色經濟提供了非凡的潛力。來自海洋的商品和服務每年創造2.5萬億美元,并提供超過3100萬個直接全職工作機會——至少在大流行爆發之前是這樣。

我們需要在全球范圍采取緊急行動,以獲取這些惠益,并保護世界海洋免受其面臨的諸多壓力。

明年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必須加強這一重要部門,同時消除其負面環境影響。

糧食系統首腦會議必須致力于改變全球糧食生產和消費。糧食系統是我們無法在地球生態邊界內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1年初,我們將啟動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其重點是預防、制止和扭轉全球森林、土地及其他生態系統的退化。對于所有希望以實際行動手把手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這兩大危機的人而言,十年將吹響戰斗的號角。

國際化學品管理大會將制定2020年后化學品與廢物管理框架。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健全的化學品管理每年至少可防止160萬人死亡。

2021年對于推進新城市議程也至關重要。世界城市是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前沿陣地——易受災害影響,但也是創新和活力的載體。我們不要忘記, 50%以上的人類已經生活在城市里——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接近70%。

簡而言之,明年給了我們大量的機會來停止掠奪,開始療傷。

我們最好的盟友之一是大自然本身。

大幅減少毀林并系統恢復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是從自然角度緩解氣候變化的唯一最大機會。

事實上,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實現《巴黎協定》各項目標所需的溫室氣體凈減排量的三分之一。

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到2030年,整個自然界的商機可以創造1.91億個就業機會。

僅非洲綠色長城就創造了33.5萬個就業崗位。

經過數千年與大自然的密切和直接接觸而提煉出來的土著知識,可以幫助指明方向。

土著人民占世界人口不到6%,卻管理著世界80%的陸地生物多樣性。

我們已經知道,由土著人民管理的自然界衰退速度要慢于其他地方。

由于土著人民生活在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影響的土地之上,傾聽他們的聲音、回報他們的知識、尊重他們的權利,現在已是時候。

我們也要認識到婦女的核心作用。

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對婦女的影響最大。在因為氣候變化而流離失所者的人當中,她們占到80%。

但是,婦女也是農業的支柱和自然資源的主要管理者。她們是世界上處在前列的環境人權捍衛者。

而且,婦女在國家議會中的代表性與氣候行動協議的簽署直接相關。

隨著人類制定自然資源治理、環境保護和建設綠色經濟的戰略,我們需要更多的婦女決策者參與其中。

親愛的朋友們:

我已經詳細說明了緊急狀況,但我也看到了希望。

我看到了一段進步的歷史,其中展示了哪些事情可以去做——從拯救臭氧層到降低滅絕率,再到擴大保護區。

許多城市正在變得更加綠色。

循環經濟正在減少浪費。

環境法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至少有155個聯合國會員國現在已在法律上承認健康環境是一項基本人權。

而且知識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

我很高興地得知哥倫比亞大學成立了氣候學院,是25年來這里第一所新的學院。這是學術力和領導力的最佳證明。

我很高興地知道,今天有如此眾多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的成員作為特別嘉賓與我們在一起——大學校長、校監、院長、教員和其他學者。

聯合國學術影響力倡議正在與全球高等教育機構開展合作。大學的貢獻對我們的成功至關重要。

親愛的朋友們:

一個新的世界正在形成。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國內生產總值等傳統標準的局限性,這些標準可以將破壞環境的活動視為經濟上的積極因素。

心態正在轉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自己作出日常選擇的必要性,以減少碳足跡和尊重地球邊界。

我們看到了年輕人令人鼓舞的社會動員浪潮。

從街頭抗議到網上宣傳......

從課堂教育到社區參與......

從投票站到工作場所......

年輕人正在敦促長輩做正確的事情。

對于人類和地球來說,這都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

疫情和氣候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門檻前。

我們不能回到不平等、不公正和輕率統治地球的舊常態。

相反,我們必須走向一條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道路。

我們有一個藍圖:《2030年議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關于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門敞開著;解決方案就在那里。

現在是改變人類與自然界——以及彼此之間——關系的時候了。

我們必須共同努力。

團結就是人性。團結就是生存。

這是 2020 年的教訓。

世界正處于奮力遏制這場疫情的分裂和混亂之中,讓我們吸取教訓,為未來這一關鍵時期改變方向。

謝謝你們。 

▲在過去的50年里,乍得湖已經失去了90%的面積。聯合國人道協調廳/Ivo Brandau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