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臻指出,如果儲能技術有突破性進展,那能源革命的
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霸诖箅娋W系統內建設電化學儲能電站,10萬千瓦不夠,建設20萬千瓦,如果還不夠,再建30萬行不行?很明顯,在現階段儲能技術條件下,靠儲能解決大電網問題路徑不通,經濟性難以承受?!?/div>
目前氫能發展“大熱”,有聲音認為氫能是未來的終極能源。在劉吉臻看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氫能經濟性有待檢驗?!澳壳吧a1立方米氫氣需要消耗大約5-5.5千瓦時電能,如果電價低于0.2元/千瓦時,制氫價格可以承受。只有用低價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才是正確的路徑,加之氫能具有一定的儲能屬性,可將氫能定位為可再生能源的‘搬運工’。”
劉吉臻進一步指出,燃料電池方面,如果用鉑做催化劑,明顯不劃算。再比如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現有技術條件下這種處理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示范項目的成本相對過高,還將增加一次能源消耗。受控核聚變為探索性、顛覆性的前期研究,目前沒有實質性進展。
劉吉臻通過上述例子反復強調:“現有技術條件下,能源轉型的‘經濟賬’一定要算清。能源轉型過程中,技術必須和經濟結合起來,先進的技術也需要合理的經濟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