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金立群:碳中和目標是改革開放40年來最重要的政策舉措之一

2020-12-6 20:06 來源: 澎湃新聞 |作者: 蔣夢瑩

今年中國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碳中和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不僅是中國首次對碳排放下降提出的明確目標,也是《巴黎協定》簽訂以來中國提出的最遠期的減碳承諾。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這個目標能否實現中國在能源領域的革命,重塑中國能源結構?又能否帶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的應用在電力交通的普及,成為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下稱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近日接受了澎湃新聞的書面專訪。

金立群

金立群向澎湃新聞表示,亞投行高度贊賞中國政府提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大目標。考慮到中國與歐洲在經濟發展、技術、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中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只比歐洲晚了10年,顯示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決心和擔當,這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最重要的政策舉措之一。中國的實際行動和減排效果,將對其他成員起到重要示范作用。亞投行將繼續不遺余力地支持其成員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積極行動。

金立群近日在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等公開場合表示,亞投行將不會對煤電項目或涉煤項目提供融資,并且在明年將重新考慮調整能源戰略,轉向更多地支持零碳經濟發展,努力推動《巴黎協定》的實施。

近期亞投行出臺的首個中長期發展戰略(2020-2030),制定了于2025年實現氣候融資比重達到50%的目標。金立群指出,這是亞投行103個成員全體成員推動落實《巴黎協定》的切實行動。現實的情況中,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結構中火力發電長期是最主要能源來源,成本也最低。為此,亞投行在2017年發布的《能源戰略:亞洲可持續能源》中,沒有禁止投資火力發電,但要求相關投資滿足特定條件,并在較長期限內大幅減少此類投資。對于依賴煤炭能源的國家應采取漸進方式,從高碳、低碳再到無碳,盡快擺脫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但無法一步到位。

澎湃新聞:在亞投行的現有發展中成員中,還有不少成員現階段基于其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等因素不得不發展煤電項目,但同時也有一些成員制定了低碳轉型的規劃。能否簡要介紹不同成員相關項目的情況?

金立群:在亞投行的現有發展中成員中,還有不少成員現階段基于其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等因素不得不發展煤電項目,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成員也制定了低碳轉型的規劃。一些成員逐步多樣化其能源供給,引入新能源、替代能源;也有一些成員積極探索節能增效的途徑。 亞投行將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支持這些國家清潔能源、節能增效和應對氣候變化,并動員私人資本參與綠色項目,幫助成員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 舉例來說,哈薩克斯坦的能源結構以煤油氣為主,為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該國于2018年開始實行可再生能源競爭性招標制度,其可再生能源行業在兩年內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2019年,亞投行向札納塔斯風電項目提供了3500萬美元貸款以助力哈薩克斯坦的能源轉型。該項目裝機容量為100兆瓦,是目前中亞最大的風電項目,也是該地區首次完成項目融資的風電項目。此外,上星期亞投行批準向ADM Capital Elkhorn亞洲新興市場可再生能源基金投資1億美元。該基金主要投資于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可再生能源及能效領域的中小型企業和項目。亞投行參與這項投資,有助填補這些亞洲企業面臨的融資缺口,也可動員更多機構投資者掌握為這些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良機,從而提高這些亞洲國家的電力供應與安全性、促進能源效率,以及減低電力供應的碳排放強度。

澎湃新聞:中國政府提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大目標。亞投行對此有何建議?

金立群:相比一些其他設立了碳中和目標的發達國家,中國的經濟仍然在高速發展階段。這意味著,中國需要經歷巨大的經濟增長模式變革、政策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落實2030年的碳排達峰目標和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比如,工業和交通領域的脫碳需要大力推進電氣化,而電力則需要深度清潔化。這里面蘊含了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可以帶動新的產業和市場。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我們注意到,中國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了《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以加快氣候投融資在中國的應用。

亞投行將繼續不遺余力地加強與國際、國內金融機構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支持中國及其他成員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積極行動。多邊開發銀行若加大投資力度,對促進綠色轉型起重要作用,也可以動員更多企業和金融機構投資于相關項目。

澎湃新聞: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非常重視氣候變化議題,并在美國也提出了發展綠色經濟的政策倡議。這是否意味著中美在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上有相似之處?氣候變化是否是兩國未來可加深合作的潛在領域?

金立群: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也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因此,兩國的綠色經濟轉型都將對達成《巴黎協議》1.5度溫控目標有非常顯著的意義和貢獻。氣候變化是當前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氣候變化的應對需要各國在多方面展開務實合作,包括投融資、技術創新、經驗交流、電網互聯互通等,相關各方可以探討具體合作領域。

此外,各國企業、國際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也可促進綠色項目的開展,帶動全球綠色投資增長。多邊開發銀行也正加大關鍵領域的投資力度,以促進綠色轉型。

澎湃新聞:近期亞投行出臺的首個中長期發展戰略(2020-2030),制定了于2025年實現氣候融資比重達到50%的目標。如何評價亞投行自身戰略的調整與轉變?

金立群:近期亞投行出臺的首個中長期發展戰略(2020-2030),制定了于2025年實現氣候融資比重達到50%的目標,這既是103個成員的共同愿景,也是全體成員推動落實《巴黎協定》的切實行動。 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將是亞投行未來的四大投資主題重點之一。面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共同挑戰,加大綠色基礎設施的投資十分關鍵。 亞投行成員日趨關注和致力應對和減低氣候變化的影響,并為本身的環境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亞投行尊重各成員的自主發展道路,亞投行資金是支持其成員經濟發展投資的一個部分。

 亞投行將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支持這些國家清潔能源、節能增效和應對氣候變化,并動員私人資本參與綠色項目,幫助成員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

實際上,自亞投行2016年成立以來,投資的發電項目中90%是可再生能源,包括風電、光伏、水電、地熱和垃圾發電。有一小部分投資于天然氣發電,支持低收入成員國的低碳轉軌。 亞投行將通過對針對改善環境和氣候行動投資的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成員實現對巴黎協議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的承諾。

澎湃新聞:從金融的角度,能否介紹亞投行成立以來在全球市場運作中積累了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

金立群:亞投行一直積極探索金融市場的創新工具。去年,亞投行和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Amundi)推出5億美元亞洲氣候債券投資組合,致力加速成員的氣候行動,并促進氣候債券市場的發展。今年9月份推出的亞投行-東方匯理“氣候變化投資框架”,標志著亞投行氣候融資的另一重要里程。

亞洲氣候債券投資組合是“氣候變化投資框架”的投資實踐案例。“氣候變化投資框架” 獲得氣候債券倡議組織的認可,按照《巴黎協定》中緩減和適應氣候變化及低碳投資的主要目標,為投資者提供基本指標和全新工具,以評估債券發行人對緩減和適應氣候變化及低碳轉型的踐行程度。這個整體性的投資框架,有助推動建立應對氣候風險能力的投資組合。通過建立框架,亞投行與合作伙伴承諾為努力應對氣候變化擔當重要角色,致力鞏固市場的應對能力,推動亞洲邁向綠色未來。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