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層面達標問題不大,但不同地區的形勢差異顯著”
能耗“雙控”是節約能源資源的重大舉措。根據《“十三五”
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以此為基礎,國家發改委對各省市下達了分解任務并定期考核。
“‘十三五’前四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累計增長約5.3億噸標準煤,約占‘十三五’能耗增量控制目標的79.0%;全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約13.2%,完成‘十三五’下降15%總目標的87.1%。二者均符合總體進度要求,全國層面達標
問題不大,但不同地區的形勢差異顯著。”一位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十三五”時間剛剛過半,
內蒙古、
寧夏的能耗增量就已突破5年控制目標,且能耗強度不降反升,
浙江、廣東也已提前用完第4年的能耗增量指標,
遼寧更是連續兩年未完成“雙控”考核,實際進度堪憂。
記者了解到,直至目前,部分地區完成“雙控”任務依然困難重重。例如,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和多數地區能源消費負增長的情況下,內蒙古能源消費同比增長6.3%、能耗強度同比上升10.56%,并因此被國家發改委約談。國家發改委在約談后發布的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內蒙古能源消費總量高達“十三五”增量控制目標的18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僅為8.1%,遠低于全國15.3%的平均水平,“能源結構調整緩慢,‘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完成形勢十分嚴峻。”
陜西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目標,到2020年,陜西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1.3886億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較2015年下降15%。“但按照經濟形勢整體預測和我省產業結構實際情況,預計全年單位GDP能耗將呈上升態勢,能源消費總量將突破1.4148億噸標準煤,無法順利完成‘十三五’總體目標任務。”
“第二產業對寧夏的經濟貢獻占據主導,加上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資源稟賦,導致能源轉型壓力較大。我們也在積極想辦法,但完成能耗控制指標確實存在困難。幾乎一到年終考核的時候,就要與相關主管部門重點協調、解決此事。”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相關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