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前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1]。中國提出2030前達峰與2060前碳中和這一新氣候目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產物,也是在面臨復雜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下作出的戰略決策。
新氣候目標
可刺激經濟增長和改善能源安全?
新冠疫情重創世界經濟,各國復蘇步履艱難。中國是在疫情后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面對外需疲軟,中國為保持經濟發展,“雙循環”發展戰略出臺。其中,內循環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即依靠國內
市場保持經濟發展。而能源在這背后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內循環強調釋放內需潛力。有研究報告稱,如果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需要超過5萬億美元的投資來增加發電能力[2]。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將會流向可再生能源領域。該報告估計實現這一目標需將太陽能、風能和儲能水平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1倍,達到5040GW[3]。新的氣候目標預計將刺激中國GDP的增長。
不僅如此,新氣候目標也可降低能源安全的風險。當前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現實是煤炭比例過半[4],余下部分中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2019年
電力和其他非化石能源比例為14.9%。這樣的結構不利于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構建。其次,由于油氣資源主要依靠進口,致使維護能源進口管道和海上
運輸安全的經濟、政治成本較高。為緩解能源安全
問題,國家主管部門重點推進清潔煤炭技術發展與油氣資源替代[5]。盡管有評論基于中國自然資源條件和能源消費結構特征認為中國實現碳中和離不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
碳匯等技術與措施,但主管部門支持發展替代能源的態度表明可再生能源地位隨之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新氣候目標的提出
處于中美關系惡化、美歐關系緊張
和中歐合作談判之際
近兩年中美緊張關系不斷升級。受美國大選影響,雙方角力場所更是從貿易擴展至科技、外交等領域。在今年簽署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美方要求中方從2020-2021年進口的四大類產品需超過20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氣、石油、化石產品、煤炭等能源達到464億美元,為第二大進口產品類別[6]。此外,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限制,兩國相互關閉領事館等事件為本就緊張的雙邊關系又再次蒙上陰影。
美國特朗普政府,既不承認全球變暖事實,又退出《巴黎協定》,同時與其傳統歐洲盟友的關系陷入歷史最低點。作為全球主要碳排放國,美國拒絕履行《巴黎協定》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負面的示范作用,對其他國家與地區的
減排行動和力度產生消極影響。不僅如此,特朗普還在“北約”、美歐貿易、新冠疫情、伊朗核問題等議題上與歐盟發生分歧,擴大了美歐關系的裂痕。另外,盡管存在重新計票、來自川普陣營關于選舉舞弊指控等變數,如今的美國大選形勢顯示拜登成為第46屆美國總統是大概率事件。因此,觀察“下一屆總統”的氣候戰略可以看出,美國將重塑其在國際間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導地位。換言之,在拜登領導下的美國將支持多邊主義,團結盟友,承擔減排責任。拜登因而受到了多數歐洲國家和環保人士的歡迎。
特朗普的上述行為導致間接將美國推向了中國與歐洲的對立面,尤其是在氣候領域。盡管同為全球碳排放主體的中歐雙方表達了積極的合作意向,但合作之路并不十分順暢。在今年9月14日中歐領導人在線會晤上,歐盟官員就對中國減排速度表達了另外的看法。歐方認為中國應盡早達峰,并希望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7]。此言一出,就有評論認為中國在中歐峰會過后的聯大會議上提出新氣候目標是歐盟的功勞[8]。此外,中國提出該目標可能還有來自歐盟碳關稅(carbon tariffs)的壓力。因為歐盟議會早前投票通過了到2030年實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60%的決議[9]。這意味著歐盟內部產品成本將面臨碳稅壓力。因此,歐盟內部有聲音認為需要對沒有征收碳稅的進口產品征收邊境碳關稅。歐盟稱若中國無法在達峰和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采取有力措施,將會對中國企業征收高額的懲罰性碳關稅[10],以形成雙邊企業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但是,中方內部有聲音認為碳關稅的有效性、公正性、合法性是有待商榷的[11]。如此看來,中歐合作若要一帆風順,不僅需要達成共識,及時掃清道路障礙也很關鍵。
結語
如前所述,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比例過高。有觀點認為這既無法在短時間內刪除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也不能無視中國資源稟賦的先天優勢。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碳捕捉、利用、和儲存(CCS,CCUS)等低碳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被提出以緩解煤炭使用與減排之間的矛盾。但從能源是否具有可再生屬性思考,其實應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以及推動其在能源轉型和實現新氣候目標過程中的地位。但正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王仲穎在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提到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實現需要依靠推動能源消費革命的機制創新、打破利益集團壁壘的體制創新,以及提高企業、個人等可再生能源終端消費意愿,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12]。
注釋:
[1] 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全文),新華網,2020年9月22日,最后瀏覽日期2020年9月2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2/c_1126527652.htm
[2] Jessica Jaganathan, China’s 2060 carbon netrual goal bill could hit over 5 trillion, October 8 2020,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china-emissions-target/chinas-2060-carbon-neutral-goal-bill-could-hit-over-5-trillion-idINKBN26T0BX
[3] Jessica Jaganathan, China’s 2060 carbon netrual goal bill could hit over 5 trillion, October 8 2020,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china-emissions-target/chinas-2060-carbon-neutral-goal-bill-could-hit-over-5-trillion-idINKBN26T0BX
[4] 經濟日報,筑牢能源安全這道“閘門”,2020年4月9日。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0-04/09/c_1125830791.htm
[5] 第一財經,中國能源安全面臨三大挑戰,2019年10月24日。http://www.inengyuan.com/dianli/368.html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2020年1月15日,http://www.gov.cn/xinwen/2020-01/16/5469650/files/0637e57d99ea4f968454206af8782dd7.pdf
[7] Frederic Simon, Europe Urges China to match its climate ambitions, EURACTIVE.com, September 14 2020, 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energy/news/europe-urges-china-to-match-its-climate-ambitions/
[8] Richard Black, China’s net zero pledge sends ripples around the world, September 25 2020, https://eciu.net/blog/2020/chinas-net-zero-pledge-sends-ripples-around-the-world
[9] 作者注:該決議投票是將此前削減40%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提高到60%。
[10] Frederic Simon, Europe Urges China to match its climate ambitions, EURACTIVE.com, September 14 2020, 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energy/news/europe-urges-china-to-match-its-climate-ambitions/
[11] 胡伯揚,楊雷:碳中和,開創清潔能源革命新紀元,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2020年11月7日。https://coal.in-en.com/html/coal-2587941.shtml
[12] 王仲穎:中國能源發展趨勢與結構決定了必須“老路新走”,全國能源信息平臺,2020年10月15日,https://dy.163.com/article/FOVDDN2J05509P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