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2030年、2060年這兩個目標,地方政府能做些什么?
張俊杰:中國的地區發展差異很大,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要有不同的達峰與
碳中和時間表。中國要整體如期實現這兩大目標,發達地區就必須提前實現。特別期待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比如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在“十四五”規劃中能明確提出達峰路線圖,并制定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與管控方案。
對于欠發達地區,在短期內還是應當聚焦本地區突出的生態環境
問題,在解決本地生態環境問題的過程中,統籌考慮碳
減排的共生效益。
2060年碳中和目標,將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各地在社會經濟規劃和產業規劃中,必須考慮到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這就需要提高地方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除此之外,有些地區的民生還依賴于高碳能源的生產與消費,在壓減高碳能源的同時,各地要有配套的社會
政策,避免這些人群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