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行業將被納入碳排放市場
李高介紹,在二氧化碳
減排中,過去利用行政手段比較多,未來行政手段仍然需要用,但也要進一步拓展、利用
市場手段?!笆奈濉逼陂g,全國
碳排放交易市場要同步全面推進。
2011年,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要求,我國在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及
深圳7個省市啟動了碳
排放權交易試點。
其后,中國積極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在持續推進試點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基礎上,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全國
碳市場建設。
2020年9月,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我國7個試點碳市場從2013年陸續啟動運行以來,逐步發展壯大。
初步統計,目前我國共有2837家重點排放單位、1082家非履約機構和11169個自然人參與試點碳市場。截至2020年8月末,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為4.06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92.8億元。
李高指出,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設是從地方試點起步,這些地方的試點成效為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積累了經驗,“十四五”時期將會大力推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
李高說:“發電行業已經做好了(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相關準備,過去已對發電行業地方管理隊伍進行了大規模培訓,相關的
政策、
法規、制度配套建設也在積極推動當中,包括結算系統、交易系統檔案已經基本確定,將很快進入建設階段,在設施確定、制度明確后,經過一段時間測試,將進入上線交易階段?!?/div>
“‘十四五’期間我們要進一步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設,把其他重點行業加快納入進來?!崩罡哒f,包括
鋼鐵、
水泥、
化工、電解鋁、
造紙等七八個行業,過去若干年已經開展了很多工作,涉及基礎數據收集、方法研究、行業人員培訓等?!笆奈濉睍懈嘈袠I納入進來,中國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不過李高也指出,國際上一些地區的碳排放市場是在其碳排放達峰并下降的時候建立的,我國的碳排放交易市場是在碳排放量上升階段建立的,在建立的過程中還需要一些創新,碳排放市場的建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