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1.5℃目標的呼聲日益強烈
過去一年,無論是在9月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還是在12月的馬德里氣候變化大會上,強化1.5℃目標的呼聲日益強烈。一些發達國家,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國家都在力推把全球溫升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何建坤認為,COP25最主要的任務是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并激勵各方強化和更新自主貢獻目標。“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2℃以內,并努力控制在1.5℃以內。現在各國提出的自主貢獻尚不能支撐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當前主要的是應激勵各方強化
減排力度,加強當前的行動,而不應把精力放在討論是否強化或修改《巴黎協定》所提出的長期溫控目標。”
另外,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某些發達國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自身利益優先的立場也在氣候談判中日益突出。何建坤認為,這也是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的一大新挑戰。“有些發達國家在氣候談判中態度強硬,缺乏建設性、靈活性,只重視推進2050年
碳中和目標而不重視當前全球合作行動中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等各個要素之間的平衡和有效推進,這也導致了馬德里氣候變化大會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他表示,要想推進《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地實施,就必須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的原則,全面落實、平衡推進。“想調動全球行動起來減緩氣候變化,需要找到全球共同目標與各方利益的均衡點,要考慮不同國情和發展階段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要求和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利益訴求,只強化自己單方意愿和訴求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