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市通或成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創新舉措

2020-9-10 21:55

由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地聯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9月4日在廣州揭牌。
 
“支持廣州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區域性私募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產權、大宗商品區域交易中心,提升國際化水平。”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的規劃愿景,而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則在該規劃愿景中邁出了一大步,并有望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速”。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將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如何實現跨境協同合作等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第一部分】如何運作?
 
四地綠金委輪流擔任聯盟主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綠色金融在國際和國內進入不斷深化和加快推進的階段,并呈現主流化發展趨勢。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聯盟是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指導下,由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和澳門銀行公會自主發起、自愿結成的非法人、非營利性工作協調組織,目前已經在綠色供應鏈金融(汽車制造業)、固體廢棄物處置、綠色建筑項目、區塊鏈光伏項目等領域展開創新探索。
 
對于聯盟如何運轉,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透露,廣州今年召開聯盟成立大會(第一屆年會),由廣東綠金委擔任第一屆聯盟的輪值主席,深圳擔任第二屆,香港擔任第三屆,澳門也有可能擔任第四屆。目前,聯盟已經形成5個工作組,比如有正在研究關于粵港澳的統一碳市場的題目工作組;有以區塊鏈為基礎的綠色資產交易研究工作組等。
 
在綠色金融標準制訂方面,聯盟還將在當前的綠色信貸標準、綠色債券標準、綠色產業目錄制訂中發力。
 
【第二部分】有何創新?
 
大灣區有培育碳市通的“沃土”
 
那么,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將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呢?又將如何實現跨境合作呢?實際上,在大灣區內,廣州深圳等城市具有實體經濟和科技發達的優勢,而香港和澳門則有資本市場和開放優勢,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作為一個平臺,將便捷四地整合資源,反哺實體經濟發展,比如以后內地企業到香港發行綠色債券不僅將更加便捷,還有望降低成本。
 
研究覆蓋大灣區的統一碳市場和建立碳市場跨境交易機制是該聯盟的創新探索之一,未來有望打通碳市場境內境外的交易渠道。對此,馬駿在談構想時表示:“這就像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股票市場有滬港通、深港通,債券市場有債券通,外資可以比較便利地通過這些機制進入到內地的股票債券市場,而在碳市場方面,聯盟正在考慮創造一種機制,我把它叫作碳市通(Carbon connect ),讓全球的投資者可以便捷地參與內地的碳市場,進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碳市場。”
 
【第三部分】如何改變生活生產?
 
未來十年清潔能源的發電成本將降至煤電發電成本的一半以下;廣州正在通過白名單制度完善汽車制造綠色供應鏈金融;深圳正在研究金融支持固廢集中處理的項目,通過系統交易平臺來平衡供需關系;香港已經啟動如何將屋頂設置光伏,將光伏變為既可發電又可賣電的綠色資產……
 
綠色金融,曾經人們中心的“未來”已經陸續到來,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企業的生產。
 
企業可碳排放買賣,個人碳足跡亦可交易
 
眾多周知,企業已可在碳市場里進行碳交易,而個人的碳交易也正在逐步與世人見面。記者采訪獲悉,目前通過技術手段,可以確定個人的碳足跡,就像螞蟻金服做的螞蟻森林那樣,當前已經有幾億人參加,每個人排了多少碳,或者減了多少碳排放,都能算出來,將參與碳交易的人們整合在一個平臺當中,讓他們互相交易,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對個人的節能減排的激勵機制。據悉,該機制涉及大量to C(to Customer也就是“與消費者對接”)業務,須用數字技術才能構建起來。
 
【第四部分】延伸閱讀:
 
廣州正在推動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
 
自廣州市獲批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來,在該領域又有哪些創新進展呢?記者采訪獲悉,作為廣東省培育發展的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制造業,正在通過綠色供應鏈融資等方式“嘗鮮”,截至7月,廣東省已推動96條規模供應鏈加入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融資金額達183億元。目前,廣州作為試點已經開展了動產融資統一登記,有效保證擔保物權人的合法權益。
 
也就是說,中小企業只能靠不動產抵押融資將成為歷史,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應收賬款等動產也將成為重要的融資信用“資本”,這被市場認為是綠色金融創新的亮點。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管理風險和標準錯配等問題。廣東綠金委方面透露,在綠色供應鏈金融的推行中,金融機構單獨面對核心企業大量供應商,管理風險將加大;在現有實踐中仍然以核心企業下游客戶購買產品、設備融資為主,覆蓋也不廣;此外,綠色供應鏈管理標準未與金融機構銜接,出現標準錯配等情況。“針對這些問題,廣東綠金委聯合行業和金融機構,已經研究制定綠色供應鏈評價體系以及金融服務指南。”
 
據悉,下一步廣東還將計劃在手機制造、家電、電子、陶瓷等產業領域推動綠色供應鏈融資服務。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陳麗莉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麗莉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陳麗莉 通訊員陳艷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