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智慧水務、智慧環衛、智慧城市、大數據、區塊鏈等互聯網領域的詞匯逐步進入環保圈,給環保披上了智能化的“外衣”。
國家領導人在第十八次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這意味著區塊鏈真正地開啟了“區塊鏈+”的時代。可以說,“區塊鏈+”在一夜間便迎來了它最強的風口。
現如今,如果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你就真是OUT了。姑且不論區塊鏈這個概念是不是被炒得太火,也不論其水深水淺,作為環保人士,真正需要了解的其實只是幾個核心點。
區塊鏈是什么?
套用一個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說法,“互聯網解決了通訊
問題,區塊鏈解決了信任問題”。業內也一致認為,區塊鏈技術的誕生,克服了信用風險問題,也讓“信息透明化”加速成為常態。
下面來看一下人民日報的官方解釋吧。
簡單來說,它在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系統。這項技術的優勢是去中心化、數據公開、透明、可被追溯,也就是“消不掉、改不了、藏不住”。
區塊鏈+智慧環保
當前環境保護難以突破,其中非常重要一點就在于信任機制的缺失。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信息無法篡改,公開透明、信息可溯源、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等技術優勢。借助區塊鏈技術,將環保數據寫上區塊鏈,為環保事業的發展再添新動能。
一、借助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追蹤和記錄重要的環境數據,可以防止公司和政府背棄其環境承諾或誤報其進展,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監測采集網絡,對污染物進行真實可信的記錄,減少欺詐和數據偽造現象發生。
二、使用區塊鏈跟蹤生產過程中的“三廢”和
碳排放情況,可以避免數據篡改,并可確定應該收取的排污稅和碳稅金額。
三、利用區塊鏈在環保領域建立公平、高效的環境資產交易機制,確保環境領域義務與權力的對等。
四、通過真實可信的數據服務,打通各部門的數據孤島,實現各部門高效協,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五、區塊鏈上的回收項目可以鼓勵民眾參與,運行回收計劃的機構可以選擇以加密代幣的形式提供經濟獎勵,換取可回收物品。
……
其實,從環境監測、環保執法,到水處理、垃圾處理、廢氣處理等工程建設,再到廢棄物分類回收、綠色金融等,在任何一項環保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個或多個、簡單或復雜的數據。如果這些數據進入區塊鏈,傳統的權威控制和情感信任將成為歷史,一種全新的網絡結構進行
認證、確權、交易和追溯,公開透明,無法偽造篡改,那么,環保數據造假的問題或將被徹底根除,“區塊鏈+智慧環保”對于環保行業來說將帶來顛覆式的改變。
按照現有的發展趨勢,我國環保領域與區塊鏈技術完美結合,利用區塊鏈技術創新型解決方案將大力推動環保各領域的規模化,從而確保城市更為健康和富有彈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