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8日,致力于加速全球
電力過渡的獨立氣候智庫Ember發布題為《全球電力回顧》(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的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電力行業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比2018年下降了2%,是自199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報告的主要結論如下:
(1)2019年,全球燃煤發電量下降了3%,使電力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在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歐洲和美國的燃煤發電量分別下降了24%和16%,原因是天然氣更具競爭力。中國燃煤發電量逆勢增長,其發電量已占全球燃煤發電總量的一半。
(2)煤炭產量仍未呈現穩定的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1.5 ℃控溫目標非常困難。2019年的煤炭產量下降,受到了諸如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廉價天然氣、日本和韓國核電站重啟以及電力需求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但這些因素尚不能構成驅動全球煤炭產量長期穩定下降的因素。
(3)2019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增長了15%,占全球發電總量的8%。為了實現《巴黎協定》,每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復合增長率需達到15%。2019年已實現該復合增長率,但要保持這種高增長速率,就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4)美國的能源結構正在由煤炭轉向天然氣,而歐盟正從煤炭轉向風能和太陽能。2019年,歐盟的煤炭產量下降了24%,美國下降了16%。自2007年以來,美國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9%~32%,而歐盟則下降了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