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碳市場發展經驗的有益總結——讀中國礦大董鋒教授新著《區域碳配額分配和中國碳市場研究》

2020-3-17 10:09 來源: 中國礦業報 |作者: 李存芳


隨著2019年底馬德里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召開,由于碳排放帶來的溫室效應再次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碳排放交易作為一種減排手段首次在《京都議定書》中提出,此后各國紛紛開始探索并建設碳交易市場,以期能夠完成碳減排目標同時實現經濟增長。作為國際上碳排放總量和增量最大的國家,能源消耗和環境問題同樣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壓力,受到政府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為了降低我國區域碳排放強度并實現巴黎聯合國氣候大會所承諾2030年碳排放達峰的減排目標,我國政府在2013年啟動7個碳交易地區試點的基礎上在2017年底建立電力行業全國統一碳市場。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董鋒教授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基礎上,推出新著《區域碳配額分配和中國碳市場研究》。縱觀全書,呈現的主要特點有:

第一,內容的系統性。從公平視角、效率視角和兼顧公平和效率視角三方面展開關于區域碳配額分配的研究。對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現狀,主要從空間網絡特征、影響因素和風險特征三個角度進行分析,最后通過短期和長期波特效應考察碳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各章節內容環環相扣,體現出研究過程的系統性。

第二,方法的創新性。該書構造改進的固定成本分配模型,設計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初始碳配額分配體系;采用分位數回歸模型代替線性回歸模型,闡釋了不同分位數水平下各影響因素對碳市場價格的影響;結合倍差法和改進的DEA模型從短期和長期兩個角度考察碳交易政策的有效性。該書從不同角度、創新的方法進行分析,彌補了運用單一類研究方法的缺陷。

第三,學科的交叉性。該書對于區域碳配額分配和中國碳市場的研究,涉及系統工程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產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運用多種計量經濟學和運籌學方法,所使用的軟件包括Eviews、Lingo、Stata、GAMS、MATLAB等。作者沒有局限于單一的學科框架,而是基于大量的樣本數據,通過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綜合分析得出更具說服力的結論。

第四,成果的適用性。基于中國碳排放的現狀對不同區域進行碳配額分配,總結的中國碳市場發展經驗和實施路徑,既要具有前瞻性、預測性,又要具有可行性和針對性。作者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碳市場政策,為我國已經啟動的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和政策建議,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總之,在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區域碳配額分配和中國碳市場研究》一書從碳市場的角度切入,研究如何公平有效地進行區域碳配額分配并對我國碳市場發展經驗進行有益的總結。該專著已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多篇,其中ESI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熱點論文1篇,高被引論文5篇。該書對加快我國步入綠色化、低碳化以及可持續發展道路,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我國已經啟動的全國性交易市場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政策參考價值,對從事低碳經濟研究和環境經濟研究的學者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不失為我國碳市場研究領域的創新之作。□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商學院)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