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深度解析《林業產業振興規劃》

2014-9-14 21:13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精神,按照中央林業工作會議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確保林業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林業局組織制定了《林業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2年)》,并聯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頒發(《規劃》全文見中國林業新聞網)。

    一、規劃編制背景

    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首先加快林業發展。林業產業是現代林業三大體系之一,是符合循環經濟理論發展的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農民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和十分特殊的作用。發展林業產業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現實需要。林業產業的科學發展是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的生態體系是發達的產業體系的基礎和前提,發達的產業體系既為建立完善的生態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提供重要的支撐和保障,又能通過提供豐富的物質產品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實力、聚集再發展能力的必然途徑。

    近年來,我國林業產業發展速度很快,已成為世界林產品生產、加工、消費和進出口大國,2008年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719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特別是以人造板、木地板和家具等為主的木材加工業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幾乎占歐美國家同類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我國林業產業特別是木材加工工業沖擊是巨大的。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影響,其建筑和房地產市場嚴重萎縮,從而導致我國林產品出口的不斷下滑。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我國林業產業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生產力布局嚴重不合理,原料培育與加工業擴張脫節、企業生產規模參差不齊、科技含量低、經營機制和政策體系不完善等。目前,我國出口林產品大部分是貼牌產品,主要是山東江蘇河北浙江等省中小企業生產出來的,其技術含量、產品質量和品牌競爭力十分低下,不僅制約著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更難以經受外部經濟環境的沖擊。

    二、當前林業產業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雖有回暖跡象,但林業產業發展的形勢仍較為嚴峻。一是我國林產品出口市場萎縮,出口增長大幅回落,全國林產品出口持續下滑,2009年前三季度全國主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450.32億美元,同比下降6.47%,其中,出口總額為243.79億美元,同比下降8.91%;進口總額為206.53億美元,同比下降3.4%。二是原材料與產品價格陡降,人造板生產用的木材原料價格下降了15-25%,導致森林資源培育者的積極性嚴重受挫,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產生一定影響,森林資源發展和生態建設阻滯,人造板、林果等產品價格受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大幅下降,已經導致浙江、山東、江蘇、河北等人造板生產大省和林果及加工業大省的林產品大量積壓。三是國內木材銷售受到劇烈沖擊,產品積壓嚴重。東北、內蒙古四大國有林區木材產銷率為38%,每立方米木材售價降低幅度為100-150元左右;福建廣西貴州商品木材大量壓庫,僅福建即達91萬立方米。四是林業企業大量停車限產、關門倒閉,導致生產人員大量失業,僅浙江、山東、江蘇、河北4省的6個林業產業比較發達的縣就減少就業人數300萬左右,加劇了農民工返鄉潮和城鄉就業壓力。

    多年來,林業產業發展迅速,但積淀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一是林業產業的森林資源支撐較弱,原料林基地建設緩慢,質量不高,效益較差,人造板原料林基地的保障程度不到30%;二是林業產業的整體素質不高,經濟增長方式粗放,2008年林業的科技貢獻率只有39.1%;三是林產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意識薄弱,我國林產品國際知名品牌寥寥無幾;四是林業機械制造業水平總體落后,高端林產品的加工機械主要依賴進口;五是林產品低端化、落后產能龐大的問題長期存在,尤其是人造板質量參差不齊,總體質量不高。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