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環境經濟
政策在推動企業綠色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是近期很多企業關心的重點。請問生態環境部在推進環境經濟政策方面的主要工作進展和成效如何?
徐必久:謝謝你的提問,環境經濟政策是生態環境部門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多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在污染治理方面,我們一直強調多種手段并用,多種政策并行,實現多種效果。
環境經濟政策是激發企業治污的內生動力,也是解決環境
問題的有效途徑。生態環境部一直把環境經濟政策作為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采取經濟手段、
市場手段,充分發揮財政、金融、價格機制的作用。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進結構調整優化,需要環境經濟政策來提供支撐和保障。
這些年,我們所做的工作中,主要是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推動加大財政投入。近年來,國家財政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中央持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資金保障,2018年我部參與管理中央環保專項資金預算規模達551億元。特別感謝財政部,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戰役,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大氣、農村環境整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的專項資金比2018年增長近1/4。在當前情況下國家財政增加投入很不容易,體現了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
二,完善價格稅收政策。價格政策我們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這些年來有一些價格政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火電行業價格補貼效果非常明顯,脫硫脫硝除塵合計有每度電2分7的價格補貼,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再可以享受1分錢的電價補貼。火電行業價格政策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不僅是火電行業大幅度削減了污染物排放量,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和這個政策也有關系。同時推動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作用非常明顯。李克強總理在多種重要會議和場合上強調了這項政策,同時也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能像脫硫脫硝、超低排放電價這樣四兩撥千斤的價格政策出現,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
稅收政策方面,今年有幾項政策社會反響非常好。推動完成環境保護費改稅,對低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實施減稅優惠,對符合條件的
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環保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抵免。稅收價格的政策我們還是要更多使用。
三,推動綠色金融。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2020年正式運營。綠色金融、綠色信貸、環保信用作用充分體現出來,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以及銀行信貸部門做了很多事情。
四,出臺專項環境經濟政策,這里面有兩項政策大家很關注,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很重要的政策。一項是黃標車的淘汰補貼政策,各地因地制宜加大黃標車淘汰補貼力度,近兩年全國淘汰老舊車、黃標車約2400多萬輛。補貼政策實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剛才劉友賓司長介紹了“煤改氣”的政策,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對實施“氣代煤”居民用戶,給予設備安裝費補貼1000元左右,采暖用氣1元/立方米的氣價補貼,每戶每年最高補貼氣量1200立方米。對實施“電代煤”居民用戶,給予設備購置和運行費補貼1200-7400元不等,居民不實施階梯電價,確保農村居民用得起、用得好。
下一步,我們將把環境經濟政策作為重點,推動出臺一些有利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
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優化的政策,對現在正在實施的重點工作,推動建立長效機制。探索排污權、生態補償等方面更加完善的政策,形成一套組合拳,更好地發揮作用,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保障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