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結構調整更為關鍵
對很多機構來說,石油行業是長周期的行業,一個新油氣田投產后的生產周期往往持續二三十年,因此石油公司當前的投資方向對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在一些更加激進的環保機構看來,當前石油公司的油氣投資已超過《巴黎協定》的要求。
例如,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認為,與國際能源署的新
政策情景相比,在1.6攝氏度情景和1.7-1.8攝氏度情景中,2019-2030年石油行業資本開支將分別下降83%和60%。而2018年絕大部分石油巨頭批準的油氣項目均超過2攝氏度情景的碳預算標準。
然而,石油公司對此又有著自身的邏輯判斷。多數石油巨頭認為,未來二三十年內油氣仍將是全球主力能源。即使在2攝氏度情景下,世界仍需要大量新增油氣資源供應。例如,雪佛龍認為,即使在國際能源署的可持續發展情景中,2040年油氣在全球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仍將達到48%(新政策情景中油氣占比將達到52%,目前為54%左右)。
在??松梨诳磥?,即使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目標,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2040年全球石油需求仍達到7800萬桶/日。在該情景下,未來20年全球仍新增石油3700億桶、天然氣1750萬億立方英尺。同時該公司認為,按照國際能源署新政策情景,未來20年約需要21萬億美元的新增油氣投資(其中15萬億集中在上游油氣領域)。
石油公司只要能夠提供最低成本的石油資源,就能夠贏得“最適應者生存”之戰。而降成本又與規模效應密切相關。根據伍德麥肯茲預測,七家國際石油巨頭到2023年油氣產量將升至2300萬桶/日,年均增幅將達到3%。同時多數巨頭能夠把桶油成本控制在30美元/桶??梢姛o論氣候行動如何推進,這些石油巨頭總體仍將處在相對有利的位置上。
當然,石油巨頭也在加快推進資產結構調整。很多公司把加大低碳天然氣的投資力度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當前多數石油巨頭的天然氣產量占比已經超過40%,道達爾、殼牌、BP等巨頭已經達到50%左右。道達爾和BP甚至提出了將天然氣產量占比提升至60%這一更加激進的目標。
越來越多的石油公司正在加大對零碳新能源業務的投入。這其中歐洲石油公司無疑是“先行者”。例如,殼牌提出到2030年前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道達爾積極發展光伏和儲能等業務;Equinor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據統計,歐洲50%以上的核準、在建、新建的海上風電項目被石油巨頭“收入囊中”)。連一向“保守”的??松梨谝查_始購買綠色
電力,雪佛龍公司開始投資充電公司……石油巨頭們在能源低碳轉型的道路上究竟會走多遠,還有待我們更加長期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