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COP觀察 | 碳市場:失望中的希望

2019-12-17 21:49 來源: 美國環保協會

在經歷了兩周的既定談判和一天多的“加時”談判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大會(COP25)于12月15日在西班牙馬德里閉幕。然而,與會各國最終未能就本次談判的重大問題達成一致,其中包括極受關注的《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實施細則(該條款的談判是COP24的遺留問題,主要內容涉及指導各國如何通過市場機制開展國際碳減排合作)。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發布的《2019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 2019),人們距離實現1.5℃溫控目標或僅剩下10年時間。人類還有多少屆締約方大會可以用來談判?

美國環保協會(EDF)認為,在談判代表連續兩年未能就這項實施細則達成一致后,為了抓住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最后機會,人們應當開始通過創新思維展開減排行動,而碳市場的國際合作或可成為破局的關鍵。

時不我待,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積極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12月15日COP25會議結束后表示:“我對COP25的結果感到失望。國際社會失去了一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展現更有雄心的減緩、適應和融資等目標的重要機會。我會更堅定地為在2020年使各國承諾2050碳中和目標和將溫升控制在1.5℃以內而工作。”


古特雷斯推特截圖

COP25的談判結果讓人憂心,但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雖然大會在核心議題《巴黎協定》第六條的相關談判中未能取得一致意見,但中國仍將繼續推動相關各方爭取早日達成共識。中國將堅定不移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百分之百兌現承諾,與各方一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2月11日,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參加COP25中國角“碳交易體系建設的政策制度設計思路與進展”邊會。

實際上,COP25沒有就第六條實施細則達成一致并不妨礙各國通過市場機制開展碳減排合作,也不影響各國利用碳市場政策實現其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ational Determined Contribution,NDC)。在COP25閉幕全體會議上,一些國家代表表示,雖然本次會議尚未達成協議,但他們仍將通過碳市場繼續開展國際減排合作。

美國環保協會的研究顯示,在無需任何額外成本的前提下,基于市場機制的國際合作可以實現的碳減排量,將是各國迄今為止在《巴黎協定》下承諾的碳減排量的兩倍。美國環保協會氣候變化高級副總裁柯瑞南(Nathaniel Keohane)表示:“COP25表明,民眾對氣候行動的要求與聯合國氣候談判成果之間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巨大。碳市場可以通過促進國際合作來填補這一空白,這種國際合作能比各國獨自行動更快、更深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EDF研究:碳市場可增大全球碳減排力度

美國環保協會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達成《巴黎協定》承諾的前提下,全球范圍內的碳排放交易可以將其總減排成本降低59%至79%,即以現有估值方法計算,在2020年至2035年間,將節約3000至400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如果將這些通過國際碳排放交易節省的成本重新投資到更多的減排項目上,在2020-2035年期間所產生的累計減排量,將是當前政策情景下所能實現的減排量的近兩倍,即從77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無交易”的基準情景)上升至147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充分的全球碳排放交易情景),增幅達91%。



全球覆蓋范圍有限的碳排放交易,也可以實現更高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且無需增加成本。如圖所示,相對于“當前策略”(Current Paris Pledges)的基準情景,這里評估了四種不同的方案。每種情景都是以假設碳市場至少覆蓋了美國、歐盟、中國以及國際航空的排放量為前提,而后進行相應的覆蓋范圍擴展,具體內容如下:

·建立亞太區域碳市場會相應提升24%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即2020-2035年期間所產生的累計減排量);

·建立美洲區域碳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內)會相應提升31%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

·若美國環保協會分析識別出的“25個最適合構建碳定價機制的國家”建立碳市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可提升46%。

在上述所有情景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提升主要取決于市場間的國際鏈接——即一國碳市場與另一國碳市場可進行互通交易,而單就新增各個國家的國內碳市場來說,其所帶來的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提升比例要小得多。

這表明,與不鼓勵鏈接的碳定價政策相比,鼓勵國際鏈接的碳定價政策,例如碳市場,可以節省更多的成本,從而提升應實現對氣候變化目標的成功幾率。

市場機制下砥礪前行的開拓者和新希望

美國:國家層面退出,無礙全民參與

排放權交易始于美國對二氧化硫的治理,但美國至今未建立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并且其已正式宣布退出 《巴黎協定》。目前,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和與加拿大魁北克形成鏈接的加州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California Cap and Trade)依然活躍,顯示了碳市場的旺盛生命力。此外,宣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聯合國氣候變化特使、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資助了一個由美國各州、城市及公司組成的代表團與會,致力于履行《巴黎協定》。在馬德里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時,布隆伯格還呼吁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他說:“不與中國合作,就不會有解決方案。”

歐盟: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歐盟是全球最先引入強制性碳排放交易機制(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貿易機制,EU-ETS)的地區。就在COP25期間,歐盟委員會發布了被稱為歐盟“新發展策略”的《綠色協議》(Green Deal),該協議提出歐盟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至少降低到1990年碳排放量的50%,并爭取向55%邁進,展示了歐盟在氣候治理方面的領導地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將是歐盟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政策工具。在中歐合作方面,近年來雙方動作頻頻,其中中歐碳市場能力建設成為主要交流項目。在COP25氣候大會召開前,西班牙(本次大會主辦國)駐華大使拉斐爾·德斯卡利亞爾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歐洲外交官參加的討論會。他說:“未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和歐盟最重要的合作。”

中國:碳市場建設穩步開展

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已于2017年12月啟動,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電力行業)》中的工作計劃,覆蓋電力行業的碳交易即將開始。COP25大會期間,中方也在不同場合表達了使用市場手段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決心。

12月11日,中國角“碳交易體系建設的政策制度設計思路與進展”邊會現場座無虛席。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上透露,中國正在按照方案部署積極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制度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碳排放報告核查、配額分配和能力建設等方面工作,努力建設歸屬清晰、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公開透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在COP25大會召開前,趙英民于11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期望基本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全國碳市場,實現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美國環保協會總結分析兩次表態后認為,中國正在建立信心更加堅定化、概念更加清晰化、機制更加“市場化”、“基建”更加完善化、影響更加國際化的碳市場。

另外,大會期間,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主題活動上首次發布《全球電—碳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基于市場的策略是分配氣候和能源資源的最有效辦法,多個國家正在積極發展電力市場和碳市場,亟需全球統一管理。

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COP25期間舉辦主題活動。

新希望:國際航空碳市場取得突破,新興碳市場值得期待

除了歐美、中國已經建立的碳市場,行業性、地區性的新興碳市場也值得期待。從行業角度來看,2016年10月,國際民航組織(ICAO)第39屆大會通過了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CORSIA),形成了第一個全球性行業減排市場機制。該機制擬于2021年至2035年分三階段實施,包括試點期(2021-2023年)、第一自愿階段(2024-2026年)及第二階段(2027-2035年)。自今年1月1日起,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相關規定,全球范圍內的航空公司已陸續開始實施自身碳排放監測、報告與核查(MRV)工作,標志著國際民航組織框架下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機制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

雖然《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實施細則談判再次無果而終,但美國、歐盟、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也已開始表達建立碳市場的意愿。國際排放貿易協會(IETA)主席福瑞德(Dirk Forrister)在參加中國角的邊會時透露,印尼和泰國計劃明年開始碳市場的相關工作,西非的塞內加爾和南非也考慮在電力行業中開展碳交易工作。美國環保協會認為,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為國際氣候合作提供更多中國智慧——全國碳市場成功建立后,通過綠色“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向“帶路”國家介紹中國碳市場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支持其建立碳交易體系,從另外一個層面上推動全球基于市場機制的氣候變化合作。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