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瑞典環境研究所日前發布2019年Production Gap(化石能源超產)報告,評估了全球各國政府化石燃料生產計劃與巴黎氣候協定的全球生產水平(與1.5°C和2°C路徑一致)之間的差異。報告結論是各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的化石燃料的生產量比2°C溫升控制水平高出約50%,比1.5°C溫升控制水平高出120%。
![](data/attachment/portal/201911/28/220620mdg3gi7jefc42ev2.jpg)
——總體而言,各國計劃到2030年的化石燃料生產將導致排放390億噸的二氧化碳(GtCO2)。這比2°C溫升要求高出130億噸,即53%;比1.5°C溫升要求要高出210億噸。到2040年這一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911/28/220621nq151zcc2ddftf13.jpg)
——在化石燃料中超產最大的是煤炭,到2030年各國計劃生產的煤炭量將比2°C要求高出150%(52億噸),比1.5°C要求高出280%(64億噸)。相對于1.5°C溫升要求,石油生產超出59%或4200萬桶/天;天然氣超出70%或2萬億立方米。
![](data/attachment/portal/201911/28/220621g1w7p736w7uf1t17.jpg)
——中國政府的計劃和預測表明,到2020年中國煤炭產量可能增至39億噸,此后緩慢下降。中
石化預計,中國的石油產量將保持在每天約400萬桶。預期需求增加,中石化預計天然氣產量將繼續快速增長,到2040年將是目前水平的兩倍以上,但中國仍然是主要的天然氣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