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是近年來在全球快速興起的投資理念。在發達國家,ESG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投資理念和策略,其價值受到
市場認可。隨著投資者對ESG由關注逐漸轉入投資實踐,投資者、資產管理人都有必要深入了解ESG投資可用的工具選擇。
據了解,博時、南方、易方達等多家公募正積極布局ESG主題基金。為推動ESG投資踐行,中基協此前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指引(試行)》。
ESG投資指的是在投資中將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的考量作為影響決策的指標,遵循經濟、環境與社會的三重底線的原則,將ESG融入投資分析和投資決策框架。ESG投資又被稱為責任投資、可持續投資等,這一投資理念在為投資人帶來收益的同時,還可以產生正面的社會外部效益,是一個通過控制風險,進而發現價值、創造價值的過程。Wind統計顯示,名稱中含“環保”“社會責任”“治理”“可持續發展”和“ESG”等ESG相關主題的公募基金達65只。今年以來,多只ESG主題基金募集規模達10億元以上,比如今年9月成立的華寶綠色領先、易方達ESG責任投資募集規模均在15億元左右。此外,還有多只ESG主題基金將入市。大摩華鑫的ESG量化先行混合型基金、國泰基金的中證ECPI ESG80ETF,以及即將發行的南方ESG主題股票基金南方基金。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ETF基金經理萬瓊表示,在當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已成全球共識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金融相關資產高速增長,已成為國際主流趨勢和投資的新風口。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30.7萬億美元資產按照可持續投資策略進行管理,相較于2016年增長34%,約占全球資產管理總量的33%。
南方ESG主題股票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章暉表示,傳統投資有“三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好。通過這些維度分析可以獲得較有價值投資的股票。在考慮財務回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分考慮環境保護好(E)、社會責任好(S)、公司治理好(G)等因素為企業帶來的影響,則是在“三好”基礎上再加“三好”變成“六好”。這樣的ESG投資組合或能夠幫助投資者篩選長期業績更強勁的公司。從歷史數據看,ESG投資決策框架還可以有效避免風險事件,減少投資損失,從而增加投資收益。
章暉還指出,隨著A股“機構化”趨勢,有望進一步推動A股上市公司對責任投資的重視。例如MSCI擴大對A股的納入因子近年來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愈發關注上市公司的ESG狀況,MSCI等指數公司在選取上市公司納入指數時也會同時對公司進行ESG評級。海內外大量研究結果表明,ESG可以為投資者剔除有相關風險的公司,進而創造超額收益。MSCI數據顯示,未來5年,全球投資規模中將有57%受到ESG策略驅動或影響。隨著我國金融開放度提升,符合ESG標準要求的股票或會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ESG投資或許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A股投資的新旗幟。
具體而言,章暉認為,對投資,超額收益固然很重要,但防范風險更重要。ESG投資通過對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考量作為投資指標,遵循環境、社會、經濟的三重底線原則,是控制風險、發現價值、創造價值的投資過程。從歷史數據看,ESG投資決策框架可以有效避免風險事件,減少投資損失,從而增加投資收益。以輝山乳業為例,ESG投資框架較好識別出了投資風險:2016年MSCI ESG研究部門發現輝山乳業的會計指標有多項處于極值,杠桿率從2015年3月的0.59上升至1.24;2016年9月MSCI ESG研究部門將該公司的ESG評級由BB下調至B;2016年12月,國際知名沽空機構渾水曾連發兩篇報告,警告輝山乳業存在利潤造假并宣布做空;2017年3月24日由于資金鏈斷裂
問題暴露,輝山乳業股價暴跌85%;輝山乳業停牌并被剔除恒生指數。
而在A股市場中,自2016年年中成立以來至2019年11月,ESG領先指數收益率強于滬深300指數,優于上證綜指。傳統寬基指數以市值作為考量標準,但大市值不一定是好公司,仍會出現風險事件,而ESG投資理念綜合考慮了企業風險和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