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是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是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的重要抓手。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節能環保
市場中仍存在行業管理不規范和
政策落實執行不規范的現象;國家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很大,但在實踐中,一些出發點很好的政策在傳導、落地過程中仍有跑偏、走調,特別是一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急停、急轉的現象,對于產業持續性發展以及企業的影響巨大。對此,在日前召開的“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上,專家呼吁,促進我國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大力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科研技術創新體系;政府制定的各項扶持企業發展政策要落實到位,不打折、不空轉,切實增強企業對于政策的獲得感。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就是要真正讓企業家堅定發展信心,專注于提高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創新變革,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讓綠色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普遍形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生態經濟協會會長郝吉明說。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軍洋表示,企業發展面臨著產業轉型、資金、市場風波等
問題和困難。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家的信心問題?!爸纹髽I的發展,信心是第一位的,沒有信心,外部環境如何改善都難以解決問題?!?/div>
雖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但仍面臨產業集中度低、污染治理任務重、商業模式創新不足、資金短缺、科技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專家表示,應著力解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面臨的上述突出問題。
中國節能作為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30多年來始終在節能環保領域深耕細作,積累了很多經驗。公司總經理余紅輝表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構建務實、可持續的運行機制,打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利益分享機制,構建分工參與、各盡所能、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和生態圈,形成新的創新格局、創新效益和創新模式,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撐,避免結構性浪費。余紅輝建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一要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格局重塑;二要強化源頭減量和全過程監控,從根本上解決普遍存在的重末端治理、輕源頭控制的現象,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三要積極推行環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積極培育可持續商業模式,避免違背企業意愿的“拉郎配”;四要發展壯大綠色金融,形成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貸款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五要統籌推進重大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努力以核心技術突破引領產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民營企業家在我國經濟發展壯大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節能環保領域的民營企業也面臨發展風險,例如高負債率,部分企業的控制權因資金問題導致轉讓退出等。
如何破解民營經濟發展
難題?雄安科融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毛鳳麗表示,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引導企業打造高質量的企業形態,“鼓勵民間資本重點投入國家重大戰略及補短板領域項目,鼓勵各地借鑒有關地方建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切實降低民營企業成本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