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哲說,近年來,
湖南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兩型社會試驗區、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等重要平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大力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連續三年發起污染防治“夏季攻勢”,讓長江岸線成為最美岸線、讓洞庭湖區成為大美湖區的目標正逐步成為現實,綠水青山正成為湖南亮麗的名片。
地球是浩瀚宇宙的“小村莊”,要發揮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等平臺作用,進一步凝聚共識、共享技術,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共同保護建設好綠色家園。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
政策不會阻礙經濟發展。
解振華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8年發布了關于全球增暖1.5℃的特別報告,顯示出全球氣溫2017年至2018年已比工業化前高出1℃。按照這一排放速度,2040年左右將比工業化前高出1.5℃,2065年左右可能達到甚至超過2℃,這意味著提前40年超過《巴黎協定》確定的本世紀末全球溫升控制目標。
氣候變化已經不是未來的挑戰,而是眼前的威脅。人類生活在越來越脆弱的地球上,各國應當積極地采取行動,不斷地提高力度,堅持多邊主義,合作共贏是世界各國的唯一選擇。
解振華表示,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日趨嚴峻,國際社會必須攜手應對,不斷強化務實行動。在中國,采取了調整產業結構、節約能源和資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發展非化石能源、發展循環經濟、增加森林
碳匯、建立運行碳
市場等各方面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數據顯示,與2005年相比,2018年中國GDP增長了3倍多,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2.7億,但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下降了45.8%,單位GDP能耗比下降了41.6%,累計
節能21.1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2.6億噸,二氧化硫約1200萬噸,氮氧化物約1200萬噸。
上述數據勾劃了這么一個軌跡,說明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不但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帶動新的產業,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發揮協同增效的綜合效益。此次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為期3天。開幕式后還將舉辦南南合作、協同效應、無廢城市、建筑革命等7場專題平行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