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世界互聯網社交巨頭Facebook發布天秤幣Libra白皮書,引起全球轟動。根據白皮書的描述,Facebook將“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以一籃子貨幣作為資產儲備,以Facebook已有的 27 億移動終端用戶為基礎。
Libra發布后,受到了全球各大企業和社會終端用戶的支持,但卻引來了全球各國監管的極力反對,甚至是恐慌,并直接引來了世界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潮。從Libra的理想來看,首先受到Libra沖擊的就是美元的地位。
近日,法國擬創造一種“公共數字貨幣”,德國聯邦內閣也于9月18日正式批準區塊鏈戰略草案,中國央行則早在5年前就開始研發數字貨幣。
在反對Libra的國家中,“祖國”美國的聲音最強烈,但也是少有的在法幣數字化上無動于衷的一個,畢竟美國是當今美元為主的國際金融體系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Libra掀起的這場金融革命,困難重重,各國監管層紛紛公開炮轟Libra。
“不會將貨幣發行讓渡給私人企業?!?/div>
“Libra可能將政府主權置于危險境地,不會接受其在歐洲大陸發布。”
“Libra將引發全球金融風險?!?/div>
據路透社報道,9月27日,Libra協會常務董事Bertrand Perez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區塊鏈會議上表示,“我們不會用Libra的儲備金實施任何貨幣
政策。”除此之外,他在會議上還表示,Libra可以幫助實現聯合國的許多可持續發展目標,例如消除貧困和實現性別平等。
雖然Libra最終能否成功誰也無法下定論,不過我們都無法否認libra確實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使得各國監管層或被動或主動第一次開始重視數字貨幣這個新興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