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9年9月20日至23日舉行的第51次會議上批準并接受了《關于氣候變化中海洋和冰凍圈的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當地時間9月25日,經批準的該報告之《決策者摘要》(SPM)向全球正式發布。
這份報告旨在評估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海洋和海洋生物,以及水以固態存在的地區,例如極地或高山地區。該報告還評估了氣候變化對世界各地社區的影響,以及為實現更可持續的未來而適應氣候變化的選擇。
2019年5月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
政策平臺”(IPBES)全體大會第七次會議產生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中國綠發會代表團在參加此次大會期間親歷了其《決策者摘要》誕生的全過程。這份報告警醒人們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性,人類應立刻采取行動,通過緊急和協同的努力促進變化,使自然能夠得到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同時滿足其它的全球社會目標。
綠會作為國內領先的致力于減少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應對氣候變化(這兩大全球當前亟需應對的危機)之社會組織,密切關注這份IPCC最新出爐的有關氣候變化的特別報告。IPCC曾在2018年年底,通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秘書處,邀請包括綠會在內的國際機構組織,審查這份特別報告的二級草案。
(摩納哥發布會現場)
該報告與其SPM意味著“氣候變化”對人類來講真的是“凜冬將至”嗎?綠會特將本次IPCC特別報告與《決策者摘要》發布會透露的硬核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目前的抉擇對海洋和冰凍圈的未來至關重要
摩納哥,9月25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的特別報告強調了采取及時、有決心和協調一致的行動的緊迫性,以應對海洋和冰凍圈前所未有并持久的變化。
報告揭示了有決心和有效的適應對可持續發展的好處,否則,拖延行動將使成本和風險不斷上升。
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對地球上的生命起著關鍵作用。高山地區的6.7億人口和低洼沿海地區的6.8億人口與這些系統息息相關。四百萬人口永久生活在北極地區,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是6500萬人的家園。
由于過去和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升溫已經達到了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C的水平。具壓倒性的證據表明,這正在給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深遠后果。海洋溫度已更高、酸性更強,而生產能力已降低。冰川和冰蓋的融化正在導致海平面上升,而沿海的極端事件正日益嚴重。
2019年9月24日,IPCC的195個會員政府批準了IPCC《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為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最低水平上的效益提供了新證據 —— 這符合各國政府在2015年《巴黎協定》中自己設定的目標。緊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以限制海洋和冰凍圈的變化規模。生態系統和賴以生存的生計能夠得到保護。
“對許多人來講,大海、北極、南極和高山可能很遙遠,”IPCC主席李會晟(Hoesung Lee)說。“但我們依賴它們,并在許多方面直接和間接地受其影響 —— 如天氣和氣候、食物和水、能源、貿易、
運輸、娛樂和旅游、健康和福祉、文化和認同。”
“若我們大幅減少排放,對人民及其生計的影響仍將具有挑戰,但對于那些最脆弱的人而言,可能更容易控制,”李說。“我們增強我們打造復原力的能力,這將對可持續發展更有益處。”
報告中評估的知識概述了世界各地的人們當前經受的以及未來后代將面臨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挑戰。報告提出了對無法避免的各種變化的適應方案、管控相關風險的方案以及為可持續未來打造復原力的方案。評估表明,適應取決于個人和社區的能力及其可利用的資源。
來自36個國家的100多名作者為該報告參考了約7000份科學出版物,對與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相關的最新科學文獻進行了評估。
這份IPCC特別報告將為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即將到來的氣候和環境談判,例如今年12月在智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CoP25)提供關鍵的科學信息。
“幾十年來,世界上的海洋和冰凍圈一直在從氣候變化中‘帶走熱量’,對自然和人類的影響是廣泛而嚴重的。”IPCC副主席Ko Barrett說。“海洋和地球冰凍地區的快速變化正在迫使從沿海城市到偏遠北極地區的人們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她補充道。
“通過了解這些變化的起因和造成的影響,并評估現有的各種選擇,我們就能夠加強適應能力。”她說。“《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提供了有助于此類決策的知識。”
高山地區的重大變化影響下游社區
報告稱,山區居民越來越容易受到災害和可用水量變化的影響。
冰川、雪、冰和永久凍土正在減少,并將繼續減少。預計這將通過諸如山體滑坡、雪崩、落石和洪水,增加對人的危害。
歐洲、東非、熱帶安第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現的小型冰川預計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將失去80%以上的現有冰量。高山冰凍圈的退縮將繼續對娛樂活動、旅游和文化資產產生不利影響。
隨著山地冰川的退縮,它們還在改變下游的可用水量和水質,對農業和水電等許多部門產生影響。
“可用水量方面的變化不僅會影響這些高山地區的人們,還將影響更遠的下游社區,”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說。
“限制升溫將幫助他們適應山區及周邊地區的水供應變化,并限制與山地災害相關的風險。”他說。“綜合水資源管理和跨界合作為應對水資源的這些變化的影響提供了機會。”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極地和山區的冰川和冰蓋的冰量正在損失,這促使了海平面加速上升,同時擴大了海洋變暖的范圍。
報告顯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5厘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快了兩倍多 —— 每年3.6毫米 —— 而且還在加速。
海平面將在未來幾個世紀繼續上升。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于2℃,到2100年它仍可能達到30-60厘米左右,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強勁增長,則可能達到60-110厘米左右。
“近幾十年來,由于格陵蘭和南極洲冰蓋的水輸入量不斷增加,加上冰川融水以及升溫海域的擴大,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已經加快,”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Valérie Masson-Delmotte說。
“這項新的評估還上調了在溫室氣體高排放量的情況下,到2100年南極冰蓋對海平面上升的預測貢獻。”她說。“對2100年及以后的海平面的大量預測與南極洲等地的冰蓋將對變暖如何反應有關,這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更頻繁的極端海平面事件
海平面上升將增加漲潮和強風暴等期間產生的極端海平面事件的頻率。有跡象顯示,不論額外升溫幾度,到本世紀中葉,許多地區過去百年一遇的事件都將每年發生一次,許多低洼沿海城市和小島嶼將面臨風險。
報告顯示,如果不在適應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它們將面臨不斷升級的洪水風險。報告稱,由于與氣候相關的海洋和冰凍圈的變化,一些島嶼國家可能變得無法居住,但可居住性閾值仍然極難評估。
熱帶氣旋造成的風和降雨的增加加劇了極端的海平面事件和沿海災害。特別在溫室氣體排放保持高水平的情況下,熱帶氣旋引發的風暴潮的平均強度、幅度和降水率的增加將進一步加劇危害。
“各種適應方法已經得到了實施,通常是應對洪水事件的,而本報告強調了為每種情況提供的各種不同選擇,以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全面規模,制定綜合對策,”Masson-Delmotte說。
不斷變化的海洋生態系統
報告稱,升溫和海洋化學變化已經在干擾整個海洋食物網中的物種,對海洋生態系統和賴以生存的人類產生了影響。
截止目前,海洋已吸收了氣候系統中90%以上的多余熱量。到2100年,如果全球升溫限制在2℃,海洋將比從1970年到現在多吸收2至4倍的熱量,而在高排放情況下,將多達5至7倍。海洋變暖減少了水層間的混合,因此減少海洋生物的氧氣和營養供應。
自1982年以來,海洋熱浪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強度也在增加。預計其頻率、持續時間、范圍和強度將進一步增加。與工業化前水平相比,若升溫2℃,其頻率將高出20倍。如果排放量繼續強勁增長,其發生頻率將增加50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洋已經吸收了20%到30%人類導致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造成了海洋酸化到2100年,海洋的持續碳吸收將加劇海洋酸化。
海洋升溫和酸化、氧氣損失和營養供應變化已在影響著沿海地區、遠海和海底的海洋生物分布和豐度。
魚類種群分布的變化降低了全球漁獲量的潛力。未來,有些區域,特別是熱帶海洋,將進一步減少,但其它地區,如北極,將有所增加。高度依賴海產品的社會可能面臨營養健康和糧食安全的風險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限制對那些為我們提供糧食、保障我們健康和塑造我們文化的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I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Hans-Otto Prtner說。“降低污染等其它壓力將進一步協助海洋生物應對其環境的變化,同時使海洋更具復原力。”
“政策框架,如關于漁業管理和海洋保護區的政策框架,可為社會提供機會來適應變化及盡量降低我們的生計風險,”他補充道。
北極海冰量下降,多年凍土融化
北極海冰的范圍在一年中的每個月都在下降,且在變薄。如果全球升溫穩定在高于工業化前水平1.5℃,那么北極海洋無冰期只出現在9月(冰量最少的月份)的情況將為百年一遇。若全球升溫2℃,這種情況將會高達三年一次。
生活在北極的人們,特別是土著居民,已經根據陸地、冰雪條件的季節性和安全性調整了他們的移動和狩獵活動,一些沿海社區已計劃搬遷。報告顯示,他們在適應方面的成功取決于資金、能力和機構支持。
已凍結多年的常凍地面正在升溫和解凍,預計21世紀內將發生大范圍的凍土解凍。即使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于2℃,到2100年,25%左右的近地表(3-4米深度)多年凍土將解凍。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大幅增加,則可能會損失約70%的近地表多年凍土。
北極和北方多年凍土保有大量有機碳,幾乎是大氣中碳量的兩倍,如果它們解凍,有可能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由于北極多年凍土在持續解凍,目前還不清楚二氧化碳或甲烷是否已經凈釋放。未來,增加植物生長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碳存儲量,抵消多年凍土解凍產生的碳釋放,但長期而言不會達到大變化的規模。
野火正在擾亂大多數凍土帶和北方以及山區的生態系統。
緊急行動知識
該報告指出,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以及認真管理自然資源的使用,將有可能保護海洋和冰凍圈,并提供機遇,以支持適應未來變化、限制生計風險和提供多種額外的社會利益。
“只有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能源、土地和生態系統、城市和基礎設施以及工業等方面實現前所未有的轉變,我們才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遠低于超出工業化前水平2℃的水平。實施《巴黎協定》所需的富有雄心的氣候政策和
減排措施也將保護海洋和冰凍圈,并最終維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IPCC第二工作組聯合主席Debra Roberts說。
《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提供了目前最好的科學知識,使政府和社區能夠采取行動,將有關不可避免的變化和合理未來的科學知識嵌入到各自環境中,以限制風險和氣候影響的規模。
該報告證明了將科學知識與當地和土著知識相結合,以制定管理氣候變化風險和增強復原力的適當備選方案的益處。這是IPCC首份強調教育在加強氣候變化、海洋和冰凍圈素養方面重要性的報告。
“我們越是盡早果斷采取行動,我們就越有能力應對不可避免的變化、管理風險、改善我們的生活,并實現生態系統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Roberts說。
(上圖均來源于IPCC,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注:】
關于《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SROCC)
《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SROCC)是IPCC第六個評估周期中編寫的一系列特別報告中的第三份。該報告是在IPCC第一和第二工作組的聯合科學領導下編寫的,并得到第二工作組技術支持組的支持。
“冰凍圈”一詞來自希臘語kryos,意思是寒冷或冰——描述了地球系統的冰凍成分,包括雪、冰川、冰蓋和冰架、冰山和海冰、湖泊和河流上的冰以及多年凍土和季節性凍土等。
《決策者摘要》根據對與氣候變化條件下的海洋和冰凍圈相關之現有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文獻的評估,介紹了特別報告的主要結論。
了解有關該特別報告和其《決策者摘要》更多信息,請點擊:
https://www.ipcc.ch/srocc/home/
關于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評估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的聯合國機構。IPCC是1988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環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WMO)建立,旨在為決策者提供關于氣候變化、其影響和未來潛在風險的定期科學評估,并提出適應和減緩戰略。IPCC有195個成員國。同年,聯合國大會批準了WMO和UNEP共同建立IPCC的行動。
IPCC的評估可為各級政府提供可用于制定氣候政策的科學信息。IPCC的評估結果是向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談判提供的關鍵素材。IPCC報告的起草和評審分數個階段,從而保證客觀和透明。
文/牛靜美 審/Emilie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