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現實
問題。9月23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旨在集中展示各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成效,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政治推力,提振全球氣候行動的雄心和水平。
自20世紀80年代起,人類逐漸意識到氣候變化問題的嚴重性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氣候變化問題逐漸成為融合環境、發展、外交和全球治理的綜合問題。1992年,多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最終目標,明確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等基本原則,為全球氣候治理奠定了法律基礎,是氣候治理多邊進程的主渠道。2015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達成《巴黎協定》,確立了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的2020年后全球氣候治理機制,標志著全球氣候治理進入新階段。
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一直是全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氣候峰會不同,本屆峰會特意強調“行動”。的確,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遭遇逆風,曲折前行。一方面,少數大國毀約退群、倒行逆施;另一方面,全球氣候治理“知易行難”。
疾風知勁草。越是面臨危局,越是考驗擔當。全球氣候治理秋風蕭瑟之際,一股東風勁吹。
中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政府間談判進程,為推動《巴黎協定》達成和生效發揮重要作用。2015年11月30日,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就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闡述中國主張,宣介中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成就,提出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新舉措。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闡明中方支持《巴黎協定》、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廣泛參與氣候治理的堅定態度。2017年初,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重申中國對《巴黎協定》的堅定支持,強調各方應共同推動《巴黎協定》的實施,中國將繼續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百分之百承擔自己的義務。
中國不僅在談判進程中是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而且積極在其他多邊合作框架下為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注入新動能。中國積極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機構的對話與合作,氣候外交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亮點。2018年11月和今年6月,中國、法國、聯合國連續在二十國集團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和大阪峰會期間舉行氣候變化問題小范圍會議,以實際行動支持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國積極組織中-加-歐氣候行動部長級會議,參加“基礎四國”部長級會議等協調對話機制,努力凝聚共識,為全球氣候行動注入信心。中國還不斷深化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贊譽。
中國不光說,而且做;不光呼吁別人做,更要求自己做。中國一直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確立了到2020年和2030年的氣候行動目標,以清晰規劃和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堅決履行《巴黎協定》義務、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2018年相對于2015年,中國單位GDP
碳排放強度下降了約45.8%,已經提前完成了作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了14.3%。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矢志不移,成果有目共睹。氣候變化事關全人類前途命運,需要全世界同舟共濟,共同努力,集體應對。得道多助,中國堅持倡導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站在歷史和道義的正確一邊,正在國際上贏得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相信在中國和全世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人類的未來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