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巨頭荷蘭皇家殼牌集團(下稱殼牌)正在加快布局中國氫能
市場。
“我們非??春弥袊鴼淠墚a業的發展?!?月27日,在“美好出行,創領未來”
論壇上,殼牌(中國)有限公司主席張新勝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殼牌正在進行加氫站的選址工作。
“比如張家口,就是很適合發展加氫站的城市,也是我們關注的地區之一。”張新勝說。
2018年以來,中國氫能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各地方政府、國企及民企相繼進入該領域。其中,包含中國
石化、中國石油、國家能源集團等大型央企。
2017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到2020、2025、2030年,中國將分別建成100、300、1000座加氫站。
今年3月,“推動加氫等設施建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殼牌在2009年進入中國氫能領域。當年,殼牌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座商業運營的加氫站,現由同濟大學運營。
隨著中國氫能產業的逐漸興起,殼牌決定進一步加碼該產業。
在張新勝看來,相比電動車等新能源車,以可再生能源為原料的氫能,將具有更強的優勢,清潔且應用靈活,可燃燒,用于
化工原料、燃料電池,且具有儲能功能。
更重要的是,氫能具有極高的能量密度和很輕的重量,在重型卡車領域具有獨特優勢。這將是殼牌氫能業務發展的重要領域。
“大卡車使用動力電池是不實際的。60噸的卡車,可能需要裝35噸的電池,只能運貨25噸,能效大大下降了。”張新勝稱,同等重量的氫能與油氣相比,前者的能量密度是后者的40倍,在
運輸過程中,氫能卡車可用更少的能源消耗,行駛更遠的距離。
殼牌新能源業務總裁葛思博曾表示,隨著大規模電解水設備的成本下降,將帶來很好的商業機會,比如,城市中運營的公共汽車。
他認為,若能將氫能優點和成本優勢相結合,中國將出現很好的氫能生態系統。
但與歐美國家相比,目前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仍顯滯后。
張新勝認為,氫能車與加氫站的不協調發展,是目前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有了車,沒有加氫站,或者有了一些加氫站,卻發現沒有足夠的車,這都制約著市場的發展?!睆埿聞俜Q。
此外,張新勝認為,發展氫能產業還需具備兩大條件:一是政府在氫能產業上的發展規劃;二是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協調發展,培育出協調發展的氫能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