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libra能否成為超越主權貨幣的價值衡量工具?

2019-8-5 17:00 來源: 老汪聊低碳

小明在中國的便利店打工半年后,買到了心儀的最新款iphone。同時,在大洋彼岸的雙胞胎哥哥大明,也在便利店打工一個月以后,買到了一模一樣的新款iphone。同樣的勞動付出,為什么小明干了半年,而大明卻只用了一個月?
 
可能你的第一反應是:因為小明掙的是人民幣而大明掙的是美元。
 
當然這不是根本原因,一塊人民幣比一美元少,而一百塊人民幣比一美元多。貨幣只是價值的衡量工具而其本身幾乎不具有價值,無論小明和大明在獲得人民幣和美元的數量如何,在他們最終價值體現——iphone上是一樣的,這不能說明他們之間勞動的差異。
 
這時候你有了第二反應:因為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它就是干啥都比經濟不發達的地方貴。大小明的例子放在中國不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也成立。確實,物品的價值主要受供需影響,而供需往往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它們會額外產生成本。

如果拋開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即所有的人和物都可以瞬間移動,那么小明和大明的勞動價值一定是相同的,比如,小明可以早上瞬移到美國打工,然后晚上在瞬移回中國睡覺,那么他們的勞動價值將會一樣——當然這樣破壞了原有的供需平衡,它們可能都需要打三個月工才能買得起iphone。
 
問題似乎是解決了,大小明的勞動價值不同的原因是沒有考慮到時間和空間的本身的價值或者成本。如果拋開這個因素,他們的勞動價值是一樣的。那么新的問題來了,作為衡量他們勞動價值工具:人民幣和美元能夠準確反映他們實際的勞動價值嗎?
 
在當前社會,目前衡量一個人勞動價值唯一的方式就是貨幣,你不可能說你打一天工值0.01個iphone。你會說值100塊人民幣或者20美金。但是在現代貨幣體系里,衡量勞動價值的這個準繩,可是會伸縮的。
 
我們都知道,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他的標準定義是一般等價物,即各類有價物品交換的媒介,現在的貨幣體系早已經脫離黃金白銀等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階段,而是變成人為創造的東西,就是拿張不值錢的紙,然后強加貨幣屬性,于是他就可以變成很有價值的東西了。點紙成金,所以貨幣的發行也被稱之為現代版的煉金術。
 
假如一個國家,我們稱為假國吧,它的總價值是100,為了衡量它的價值,假國需要發行貨幣,這個貨幣名稱就叫假元吧。假國發行了10000假元,100假元對應1的勞動價值。小明打工一個月創造的勞動價值為1,所以它得到了100假元,這很公平。他可以拿著這100假元去兌換任意勞動價值為1的商品。
 
但是,人性總是貪婪,歷史證明,沒有任何貨幣體系能夠阻止貨幣的超發。
 
所以假國或想刺激經濟,或想收割韭菜,他超發貨幣了,在假國總價值仍為100的基礎上又發了10000假元。那么小明他雖然還是得到了100假元,但是實際上只值0.5的勞動價值。那么剩下的勞動價值呢?被超發的10000假元收割了,而這超發的10000假元往往通過各種渠道流向了權貴手中,貧富差距由此逐漸拉大。世界上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往往都是貨幣超發越嚴重的國家的原因就在于此。
 
更大的問題在于:小明即使知道自己的勞動價值被剝奪,仍然束手無策。類似的案例在現實世界里也存在。想想津巴布韋,國家通過超發貨幣掠取了社會上90%以上的財富,人民用腳投票,放棄本國貨幣而轉用美元。
 
雖然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相對其它主權貨幣更穩定,但美元仍然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貨幣,仍不能排除貨幣超發的可能,而且允許他國貨幣在本國流通也涉及到很大的政治障礙。
 
再回到大小明的例子上,拋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導致的勞動所得差異,小明可能本來也只需要三個月就能買上iphone,但是因為某種原因,衡量他勞動所得的工具變化了,所以他不得不再干三個月才能買上iphone。
 
那么,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工具,可以消除國家主權和貨幣超發的弊端,能夠穩定衡量全球人民的勞動價值呢?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想想一下,如果有這種工具,那么它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屬性?
 
首先,它一定是相對穩定的,可以客觀反應勞動價值。從宏觀角度上來看,如果社會總財富不變,那么它的總數量也應該是恒定的。從微觀角度上來講,對于同一產品或服務,拋開供需關系的影響,通過這種工具定價的價格也應該也是一樣的。很顯然,比特幣不具有該屬性。而目前的美元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具有這個屬性。
 
其次,不能是以某個國家為主導的主權貨幣,因為就算這個貨幣再穩定,也存在政治和國家安全風險。萬一打起仗來,沒有主權貨幣的國家會吃大虧。這一點決定美元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全球貨幣。如果聯合國發行貨幣的話,或許可以滿足這個條件。
 
再次,能夠避免割韭菜式貨幣超發。這里并不是說貨幣數量一定要恒定不變,社會總財富本身也是一直增加的,所以貨幣可以增加。但是社會總財富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增加貨幣發行就是割韭菜,讓大量社會財富流向少數人手中。這一點所有的主權貨幣,或者叫中心化的發幣機制都無法做到,包括美元在內。

那么,橫空出世的libra能否成為這個工具呢?

libra是由Facebook主導發行的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其主要特征包括:在組織架構方面,libra的發行管理由非營利性、去中心化的協會實施,協會成員覆蓋支付、電信、區塊鏈等多個行業;在技術方面,與其他數字貨幣相比,libra的三大核心技術(Move 編程語言、BFT共識機制、梅克爾樹數據結構)使其更具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貨幣特征方面,libra儲備100%掛鉤一籃子銀行存款和短期國債,具有穩定性、低通貨膨脹率、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換的優勢。
 
首先,從穩定性來講,libra將與一籃子貨幣直接掛鉤,所以會很穩定,甚至比USDT都穩定。因為USDT只與美元掛鉤,如果美元出現波動,USDT也會出現大的波動。從長遠來看,libra將會擺脫所有主權貨幣,成為一個獨立的價值衡量工具,所以libra滿足第一條要求。
 
其次,libra為非主權國家貨幣,甚至自稱為非貨幣的支付用具,采用的技術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其管理機構也是超國界組織,雖然發起國為美國,但美國也不能因此有半點特權。所以,libra滿足第二條要求。

再次,libra是以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聯盟鏈發行,各聯盟節點通過1:1的資產兌換來釋放Libra。就是指聯盟需要有1美元才能發行價值1美元的libra。所以,可以避免貨幣超發。
 
咦?好像有哪里不對?

搞什么啊?
 
到頭來libra的發行不是去中心化的發幣機制啊!這不就是以Libra聯盟二十多家企業信用做背書發行的貨幣么?不要跟我扯什么錨定實物資產,美元當年還錨定黃金呢!說得好不超發,到時候你們就是要超發我們也不能咬你一口不是?要是聯盟崩了Libra豈不是要跟著崩?facebook才多少年?敢說100年后還在?再說了,承諾1:1資產錨定,要想成為世界貨幣豈不是要拿全世界資產做錨定?這不明擺著扯的么?
 
哎!本來想吹一把Libra的,結果它并不是我想想中的那樣,告辭!
標簽: libra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