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交所”)日前發布《
碳排放交易機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實施辦法(試行)》以及《機構投資者開戶指南》,意味著上海
碳交易市場正式向機構投資者開閘。至此,國內七個試點
碳市場全部完成對社會投資者的開放。
相比國內其他六個碳交易試點省市,上海碳市場是此前唯一一個不對社會投資者開放的市場。“投資人進入交易市場是一般規律,但引入機構投資者要有明確目標、風險控制以及分析過程。在這個新興的
政策性市場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采取了比較謹慎的步驟。”上海環交所總經理林健說。目前,恰逢上海碳交易第一個履約期完成,引入機構投資者的時機似已成熟。
此次上海碳市場既然選擇了對機構投資者開放,其“門檻”設置并不算高,對機構投資者的注冊資本金要求僅有100萬元。相比之下,目前,對機構投資者資金要求最高的是天津市場,最低注冊資本金為五千萬元,不過也有
深圳、湖北兩地市場,暫時沒有注冊資本金的要求。此外,根據開戶文件要求,機構投資者必須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注冊的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外資機構暫時無法進入上海碳市場。
林健解釋,機構投資者進入碳市場的門檻應該在專業性而不是資本規模,因此設置相對較低的注冊資本“門檻”,目的是歡迎更多合適的投資機構。而從謹慎的態度出發,上海碳市場將暫時先對國內機構開放,后續再“一步一步來”。(完)